禅城区历史人物介绍4
禅城区历史人物介绍4
重镇推荐
世界地名
A级名录
中国游
环球旅行
全国特产
名人大全
推荐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西藏
内蒙古
新疆
广西
宁夏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河北
山西
陕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推荐
长三角十大古镇
陕西文化旅游名镇
广东四小虎
中国最富20座中小城市
成都市重镇
新疆重镇
宁夏重镇
青海省重镇
甘肃省重镇
陕西省重镇
西藏重镇
云南省重镇
推荐
亚洲
日本
韩国
泰国
马来西亚
越南
印度
伊郎
马尔代夫
欧洲
德国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英国
瑞典
比利时
美洲
加拿大
大洋洲
澳大利亚
全部
推荐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级景区名录
AA级景区名录
A级名录景区名录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推荐
新加坡
泰国
韩国
日本
美国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柬埔寨
瑞典
比利时
荷兰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埃及
乌克兰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全部
推荐
中畈红枣
中畈米粉
中畈蔗糖
西川芋头
尧岗傩戏
石邮傩舞
南坪米粉
沙塘米酒
风味全鸭席
荷包糌
大余香芋扣肉
糯米薯莨酒
大余伊府面
席苞饭
全部
推荐
陈广华
王甦
盛浩如
丁有华
朱秀早
张如龙
卢月恒
徐光华
曹碧荔
陈香波
陈步云
戴绍鼎
陈克昌
涂美中
廖学愚
李恩
李鹤年
李强
全部
南海
顺德
高明
三水区
禅城区
禅城区景点
禅城区特产
禅城区地名网
[手机版]
【CTRL+D 收藏备用】
黎奉元
[
清
]
(
1803
~
1867
)
黎奉元(1803~1867 年), 又名风缘, 绰号“甩绳马骝”。佛山人。自小酷爱粤曲, 长大后结交粤剧界艺人, 钻研粤剧写作技巧。他编写的戏, 内容较清晰, 以力求“三戒” 为宗旨(三戒———戒诲淫、戒诲盗、戒封建迷信)。在剧本形式上, 改变过去提纲式的写法, 每一场戏都分别撰写成锣鼓谱、曲牌、曲词、道白、动作程式等较为完整的剧本的基本形式, 为后来粤剧剧本的编写起到奠基的作用。所写剧本, 富于文采, 深受人们的欢迎。他的主要剧本有:
李广海
(
1894
~
1972
)
李广海(1894~1972),字澄波。佛山(今禅城)栅下茶基人,骨伤科圣手。他创制的“李广海跌打酒”、“李广海滋补酒” 远近驰名。其父李才干(详见第128页),32岁拜浙江金山寺南来广东的智明和尚为师,得智明传跌打医术,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创“平恕堂”跌打医馆,兼售跌打药膏药丸。李广海深得其父真传,从童年起便攻读《内经》、《伤寒》、《金匮》、《神农本草》等中医经典著作。少年时,博览《正体类要》、《伤科补要》、《医宗全览》、
罗登贤
(
1905
~
1933
)
罗登贤(1905~1933),原名光,化名光生,今禅城南庄镇紫洞村隔巷人。民国11年(1922年)参与发动工人成立维护工-益的太古船厂工会。接着又发动铁工、铅铜铁喉和钨厂等行业工人成立香港金属业工会,成为该会领导人之一。民国14年春,他参加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任香港海员工会秘书。日、英帝国主义在上海-中国人的“五卅”惨案发生后,为声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他协助苏兆征发动海员和金属业工人参加省港大-,并率领香港-工人回到广州,成立
任护花
(
1898
~
1978
)
任护花(1898~1978 年), 佛山禄丰社任围人。年轻时在佛山教过小学。酷爱文艺, 广州名报常发表其作品。后被广州《现象》、《越华》等报聘为特约撰述,《国华》报聘他为专职副刊, 乃迁居广州。30 年代中期, 上述三报及《公评》、香港《环球》等报刊都刊登他的连载小说, 如《阿Q 外传》、《擦鞋大将军》、《花落荔枝湾》等。由于文笔活泼而极有趣味, 吸引了无数读者。任护花当时有两个名闻省港的笔名, 一个是金牙二, 另一个是周白苹。民国27
梁秋
(
1907
~
1982
)
梁秋(1907~1982 年),佛山市人。10岁在佛山的民间“八音班” 学艺。14岁加入了粤剧班《大民国剧团》,成了该剧团中最年轻的“上手”(喉管、短筒、唢呐演奏员),并有“神童” 之誉。此后,相继加入大民国、大舞台、川上、钧天乐、新春秋、孔雀屏、太平、少凤、凤凰等省港粤剧团,任喉管、短筒、唢呐演奏员,在“棚面”中任“上手” 职。曾与马师曾、薛觉先、靓少凤、新马师曾等合作。20年代中期,他曾辗转于“女伶”、“师娘”、“歌坛” 之中,虽辛
梁荫棠
(
1910
~
1979
)
梁荫棠(1910~1979年),原名梁荫雄。出生于佛山镇一个清贫的家庭,靠母亲织布维生。11岁丧母,由他五叔带到广州一间酒楼当厨房杂工。翌年,他的堂兄梁秋介绍他到新春粤剧团当音乐学徒。不久,又转当演员学徒。那时的粤剧团全是男班,没有女演员,梁荫棠学的是“花旦”,后拜黄振声为师,在“钧天乐”剧团当“马旦”(花旦中的婢女演者),技艺颇有长进。过了一年,升为“包尾花旦”(花旦中的最低层)。民国14年(1925年),粤剧界开始兴起男女班,梁不再
梁次
(
1911
~
1991
)
梁次(1911~1991年),顺德陈村人。少年时在其父开设的木雕民俗工艺店从事木雕工作,勤奋好学,广泛吸收、学习佛山各类民间艺术。从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从事木器家具和木雕工艺。曾任广东省和佛山市工艺美术学会顾问。1955年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成立,他是主要筹办的艺人之一,参与佛山民间艺术的抢救、研究与生产工作。在佛山举办的秋色活动中,创作出许多富有佛山秋色艺术特色的艺术作品,其中以纸扑、布扑、粘贴刻刺、纸腊仿制以及墨鱼骨雕刻等艺术品最为
林汝
林汝(生卒年月不详),南海人。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老艺人,是佛山秋色针口画最有名的老艺人。针口画是以绣花针在纸片上针刺出一点点的针口(孔),针孔相连组成线条,勾勒出物体形象,透过阳光或灯光显现成画。60年代初,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来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视察时,对针口灯的精巧艺术十分赞赏,当场为针口灯取名为“万针灯”。林汝的针口画,人物、雄鹰、小鸟、树木、花卉、小船等物体,均以针口组成空间,有意留下没有针刺的纸面为物象真实轮廓,有的以针口为实线,
黎德
黎德(生卒年月不详), 南海人, 佛山乐器社狮头扎作艺人。他创作扎制的狮头于1959 年中国民间工艺展览上获得金奖。佛山狮头扎作艺术, 始创于清乾隆年间, 是由鹤山人陈斗首创的。经过200 多年的不断创造和发展, 佛山狮头艺术已成为具有南方特色的扎作艺术。它有别于北方的仿真狮子的艺术形象, 故称为“南狮”。黎德创制的狮头艺术, 具有鲜明的形象特点:眼大明亮、口阔带笑、眉粗、杏鼻、额高且窄、面颌饱满、双腮突出、明牙震舌、背宽、后枕高企、色
叶秋
(
1926
~
1994
)
叶秋(1926~1994 年), 手工业工人出身, 1946 年开始从事佛山秋色艺术。1956年佛山秋色工艺社建立, 被邀加入该社工作, 从事秋色艺术研究和创作。叶秋熟悉各类秋色艺术制作技艺, 能巧妙地运用各种手工业原料(主要是边角废料)以及果菜产品等物料, 进行秋色艺术创作。他的纸扑艺术最为著称, 尤以纸扑人物作品最为杰出, 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 深受民众及艺术界的好评。其主要作品有纸扑:《夜读春秋》(1957 年)、《小憩》(19
梁定荣
[
清
]
梁定荣(生卒年月不详), 号伯田, 清代道光、光绪年间佛山人。好读书, 但苦于家计, 壮年从事商业。是时外国商品涌进, 国内工商业大受打击, 梁定荣说:“今中外交通, 商战日剧, 我国人若不-远瞩, 争自濯磨, 则民贫而国亦敝矣!” 乃考察各口岸, 调查各方面情况, 提倡发展工业、商业和矿业。他认为岭南远离京师, 商贾与各方旅人, 若北上均需取道韶州出赣省, 涉江逾淮, 渡黄河才抵燕赵, 路途绵远, 数日不达, 十分不便。便决定开通水路
梁柱侯
[
清
]
梁柱侯(生卒年月不详), 清朝道光、同治年间佛山人。佛山著名的柱侯食品和柱侯酱的首创者。梁柱侯在外省生活过, 由于他喜欢研究烹调, 对北方菜的风味有所领略, 也掌握了一些北方菜的烹调方法。返佛山之后, 他在祖庙附近的三元市开了一间小食店, 专卖牛杂食品。由于手艺高超, 烹调得法, 食品美味可口而生意兴隆。三元市有一间酒馆叫“三品楼”, 位置紧邻祖庙, 楼倚“万福台”(祖庙中的戏台), 热闹非常, 老板很有生意头脑, 他品尝了梁柱侯的小食
李宗岱
[
清
]
(?~
1896
)
李宗岱(?~1896年),字山农,南海佛山堡人,李可琼之孙辈。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副榜贡生。官至山东候补道员署山东盐运使、布政使。有宏才伟略,卓越超群,为人慷慨而有大志。宋景德末年(1007年),山东招远已有“黄金之乡”的美称。19世纪80年代李宗岱创办的山东平度、招远金矿,不仅是近代山东省矿务发轫之始,也是中国民族工矿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清光绪九年(1883年),金矿附近朱桥镇乡绅李士恭开始与李宗岱商议共同开矿之事。适逢李宗岱
卫省轩
卫省轩(生卒年月不详), 广东肇庆人。年轻时在一家钱庄打工, 后去日本。当时, 中国的火柴均从东洋输入, 人们称之为“洋火”, 致令财源外流, 卫省轩下决心要生产国货火柴。于是, 到日本后, 他学到很多生产火柴的知识技能。光绪五年(1879 年), 从日本大阪回国, 在广东佛山首创中国第一家民族火柴厂———巧明火柴厂。火柴厂先设在文昌沙。后来, 巧明火柴厂迁到佛山缸瓦栏, 即今中山路火车站附近, 日伪时期厂址被炸毁,巧明火柴厂又迁往广州
梁智华
(
1870
~
1952
)
梁智华(1870~1952年),乳名苏虾,字淦泉。原籍顺德,是佛山镇松桂里梁氏后人。清光绪年间,梁智华是一个走街串巷的“收买佬”,把收购的破烂洋遮(雨伞)拆下伞骨重新上漆,卖给修理洋遮的摊档。当时广州尚未能生产伞骨,靠从德国、日本等国进口,数量少且价格昂贵,所以梁智华的翻新伞骨销路很好。光绪十二年(1886年),他在广州市惠爱西路(现中山六路),承下半边铺面,挂起“梁苏记遮店”招牌。几年间从修伞到卖伞,生意日益兴隆。赚钱后,又在商业繁华
谭清泉
谭清泉(生卒年月不详),广东省新会人,生于清代末叶。少年家贫,离乡来佛山,在正埠码头为苦力,代客搬运货物维生。谭清泉年少忠诚,工作尽责,中外客商称他靠得住,多乐为雇用,因此他获得一个德国染料洋商赏识。后来洋商资助他在佛山畸岭街(现永安路口)开设一家“仁发”洋染料店,代理他染料,与同行争衡,他有时运来的染料,如未有顾客,则储藏于仁发货仓内候沽。最后洋商运来一大批洋染料来佛时,适值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洋商因急于返国服务兵役,尽将来货储于仁发
梁日新
(
1886
~
1957
)
梁日新(1886~1957年)、梁日盛(1898~1990年),二人是同胞兄弟,佛山松桂里“十二石斋”梁氏后人,梁新记兄弟牙刷公司的创业者。梁日新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排行第四。梁日盛比梁日新小12岁,清光绪二十四年生,排行第六。其先祖原是佛山望族,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梁园”即为其先人园林。由于梁氏后裔几代嗜赌,家道日渐衰落,至日新、日盛一代已家产荡尽,难以维持生计。父亲早亡,靠母亲和姐姐穿刷子挣钱维持生活。日新、日盛均有胆识,
梁仲弘
梁仲弘(1543~?),佛山人。是明代佛山望族梁氏十五世长房嫡孙,其祖辈梁正纲于南宋末年(1279年)由番禺北亭迁居佛山朝市街。梁仲弘自幼不鹜功名,立志习医。稍长,博览群书,先后跟随多位名医学习医术。学有所成后,他在佛山朝市街开设医馆为人诊病兼售中草药,并以“德”、“精”、“诚”为行医宗旨,无论贫富,对病者总是细心诊治,且治愈率很高,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口碑,求医买药者与日俱增。他还反复验证临床药方,逐步研制出几种颇有疗效的成药在医馆出售,
黄恒庵
[
清
]
(
1627
~
1692
)
黄恒庵(1627~1692年),明代天启七年(1627年)十一月十二日生于顺德,后移居佛山。他精通医理,先后研制出乌金丸、活络丸、牛黄丸、卫生丸、宁神丸和理中丸等几种蜡丸,在临床上有较好疗效。尤以乌金丸最负盛名。1954年,乌金丸改名为“龟鹿八珍丸”,1970年后,此药品失传。黄恒庵家境虽属小康,但他为人勤俭,乐善好施,每月初一、十五吃素。到了晚年,更不忍心杀生,全吃素食。青少年时,便在佛山镇挂牌行医。后来看到把药方制成药丸更方便老百姓
陈铁军
(
1904
~
1928
)
陈铁军(1904~1928),女,原名燮君,原籍新宁(今台山),生于南海佛山镇一个华侨商人家庭。民国8年(1919)受“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影响,参加散发“提倡男女平等,提倡民主与科学”的传单。民国9年转至实行新学制的佛山季华女子小学读书。毕业后,便冲破封建婚姻束缚,到广州找寻革命真理。到广州后她进入位于西关的坤维女子中学(现为市二十九中)读书,在中共党员谭天度老师的介绍下,经常阅读《向导》、《新青年》等进步刊物,还与同学组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最后一页]
[下一页]
热门推荐
人物专题
人物分类
按出生时间
按去世时间
按姓氏
电视剧
电影
大学人物
历史事件
成语典故
词牌名
女性人物
今日关注
南宋四元帅
栗姓名人堂
现代三圣
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演员表
西北大学
电视剧《我的父亲我的兵》演员表
真姓名人堂
2015福布斯富豪榜(大陆地区)
电影《28岁未成年》演员表
电视剧《神犬奇兵》演员表
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演员表
喻姓名人堂
成语【不合时宜】典故及主人公介绍
兴姓名人堂
历史事件_东兴之战 相关人物介绍
电视剧《因为爱情有幸福》演员表
电视剧《拐个皇帝回现代》演员表
历史事件_官渡之战 相关人物介绍
电视剧《花火》演员表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电影《陆垚知马俐》演员表
电视剧《幸福在一起》演员表
钱姓名人堂
令姓名人堂
青姓名人堂
电视剧《归去来》演员表
成都武侯祠文臣廊14武将
中国古代十大太监
康熙四大辅政大臣
电视剧《男人帮》演员表
祖姓名人堂
电视剧《绝爱》演员表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十大大将
秋姓名人堂
夏侯姓名人堂
中国历代著名画家介绍
电视剧《神雕侠侣黄晓明版》演员表
清朝历任甘肃巡抚
电视剧《上书房》演员表
纳姓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