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椽(1747—1825) 字钜颖,号砚亭,曹庄镇旺南庄人.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强记博闻,10岁左右即以诗词歌赋闻名乡里,23岁(1770年)中举后教书10年,授课之余,仍勤学不辍.清乾隆辛丑年(1781),入选教职-,先后任城武,博兴,沾化县教谕.嘉庆十年(1805)乙丑科,58岁时中进士,钦点即用知县候补.67岁就任湖北京山县知县,正民风,除陋习,礼贤下士,勤政为民,政绩卓著,深受当地民众拥戴.
-
张宝信(1860—1915) 字实庵,郑山镇张南埠后村人.幼年习儒,以超等第一考取廪生.医学造诣较深,常为贫苦乡邻治病.知识丰富,诗文中常出现天文,地理,数学,历法,医药术语,所做《七巧图》序,句用七字,共有288个七字的典故与名词.酷爱吴步韩文章,一生留下了大量作品,可惜散失殆尽,只有少量诗,赞等散存民间,如《肉头赞》,《约地段》,《赞吴元勋药铺》,《掏腰包》等,有嘲骂,有讽刺,有规劝,有歌颂,深受人们喜爱.是临沭地方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现存的《两铭精室文稿》系由柳庄靖镒抄录保存.他将郯城县志上载子路宿石门一事作了认真考证,指出子路所宿石门决非当时郯之石门(今属临沭),并举出全国有20余处叫
-
吴步韩(1798—1866) 字锦堂,号小岩,曹庄镇曹庄街人.1836年中进士(丙申科),拟知县即用.翌年,授望都知县.才思敏捷,辞赋,古文,经义,试律,均有很深造诣,少时即蜚声齐鲁淮海间.被誉为东省第一才子,著述甚多,有《七十二砚斋集》,《七岌山房弃余草》,《少作小题偶存》,《虫吟小草》,《续虫吟》,《绿满窗试贴》,《百石山房印存》等数十卷,今所传《七十二砚斋集》为张宝信重编.收藏广泛,藏书数万卷,法帖数百种,书画百余帧,端砚百余方,印章以千计,金石古玩不计其数.一生从事教育时间较长,培养了大批人才.
-
-
-
马邦才(1926—1988.9) 临沭人.1942年9月,加入共产党.一级战斗英雄.1940年, 15岁的马邦才接受到党的教育,出入敌人盘踞的村镇侦察敌情,收集情报.1941年春到郯东北办事处学习地雷的制作与使用技术,他认真学习,刻苦实践,成绩很好,为后来用地雷大量杀伤敌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44年6月被滨海军区命名为0英雄.7月在日照召开的八一大会上被命名为一级战斗英雄.解放战争初期,马邦才担任临沭县子弟兵团民兵0小队队长.1946年11月,马邦才带领0队多次出奇制胜,杀伤敌人,他个人和0队都荣立两次一等功,山东军区命名这支0队为马邦才0队.1947年5月,马邦才被评选为全省模范青年,参加
-
陈继宗(1834—1894) 店头镇店头村人,回族.1856年,因抵抗苛捐杂税,怒打盐务人员,-外逃后投军,开始了戎马生活.因其作战勇敢,不怕吃苦,被提为千总.他生活简朴,军纪严明,重文才,爱武勇,有奇技异能者,乐于投其麾下,其部队战斗力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奉命率部赴朝鲜平壤,与日军作战,面对强敌,临危不惧,沉着指挥,军心大振,勇往直前,拼死冲杀,日军不得前进,战斗中,中炮后不幸为国捐躯,终年60岁.
-
王汉农(1909—1941.7) 曾用名玉书,韩村镇后白莲峪村人.1938年参加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国民抗敌自卫军独立营营长,青云区第一任区长. 七·七事变后,回家乡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不长时间发展到三四百人.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队伍编进主力部队,开往南方支援新四军.王汉农带领—个排,留下组织新政权和抗日武装,建立了青云区公所,任区长,区中队也很快发展到三四十人.山东国民抗敌自卫军很重视汉农的才干和在地方上的号召力,委任他为独立营营长.直属抗敌自卫军司令部,独立营很快发展到200多人,建制3个连.1941年7月,因叛变出卖,独立营营部被包围在西雷官庄,激战数小时,王汉农不幸壮烈牺
-
郑亦桥(1901—1977) 原名继玄,临沭县人.1926年7月,参加了有共产党员参与组织响应北伐的苏鲁边区办事处.1927年初,参加苏鲁义军北伐,失败归家后到欢墩埠,青口镇,大兴镇等处中小学教书.1933年,辞教从商,在大兴镇开办了一家小杂货店聊以糊.七·七事变后,矢志抗日救国,1939年投奔八路军,任联络员.时朱爱周部三团二营营长高振东率部当了土匪,他前往争取,使高部接受改编,成为抗日队伍.他毅然卖掉30亩良田充作军饷.稍后,被调到滨海军区参议室任参议,1946年,调任华东军区高级参议室任参议,后转业到山东省文化协会任理事.济南解放前夕,省政府任命他为省图书馆筹委主任,他从废墟中抢救出2万
-
刘白涛(1914—1985.5.29) 安徽省凤台县人.1939年随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第三大队来到苍马地区.1940年7月调任中共苍马地区工作委员会工委书记.1941年1月苍马工委改为苍马县委,刘任书记.同年8月,苍马办事处改为临沭县政府,苍马县委改称临沭县委,刘任县长兼书记.县委,县政府广泛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斗争恶霸地主,根据地群众抗日救国热情空前高涨.同时,积极开展武装斗争,保卫根据地.为粉碎敌人的经济-,巩固根据地,县委,县政府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人民生活日益提高,部队和机关的供应得到改善,粉碎了敌人的经济-.1943年后,刘白涛历任滨南专署专员,滨海专员公
-
-
工克倬(1893.12—1972.1) 字卓人,曹庄镇旺南庄人.7岁入私塾,10岁辍学.后考入郯城县高级小学堂.1921年起,先后担任《实业新闻》日报,大北通讯社和《济南晓报》及主笔,猛烈抨击时政.1927年春,任国民革命军苏鲁边区部队第三师师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除自己奔走于抗日外,将家中4个青年人都动员出来参加了抗日,被誉为全家抗战的革命老人.1939年11月,任郯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建设科长,1940年1月,积极协助东进支队开展工作,为临沭县抗日根据地和民主政权的建立创造了很好的条件.1940年7月调任鲁南行署建设科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克倬到省救济会任科长,后调北京市建材工业局干部学校
-
-
张作洪(1889—1941.9) 曹庄镇西山前村人.1940年西山前组织起了村自卫团,张作洪被推选为自卫团长,下半年又担任了岌山区山前乡乡长,并组织起30多人的乡分队.乡公所常驻西山前村.张作洪带领群众筹集资金购置-,修围墙,筑炮楼,配合主力部队几次打退敌人的进犯.1941年9月30日拂晓,日伪军近1000人向西山前进攻,张作洪带领乡分队和民兵100余人到北岭阻击敌人.激战不幸中弹牺牲.张作洪的长子张福明也光荣牺牲,三子被敌人逮去.滨海专署为表彰西山前的抗日事迹,授于该村抗日模范村,授于张作洪抗日民族英雄的光荣称号.
-
徐慎弢(1871—1965) 字金六,南古镇徐贺城人.68岁投身革命,历任郯东北地区(后改苍马地区)动委会副主任,县参议会参议长,滨海专区参议会副参议长,省临时参议会候补参议员,省政协委员,临沂县政协副主席等职.1939年夏参加中共临郯县委领导的抗日青年干部训练班学习,步入革命队伍.1940年担任郯东北地区动委会副主任,致力于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号召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枪出枪,团结抗日,并动员了一批知识分子参加抗日工作.还动员各界人士捐款捐物,办起平民药房.他广泛深入地动员青壮年参加抗日工作,争取国民党的区长,乡长参加抗日,卓有成效.
-
吴淑华(1895—1979) 女,汉族,临沭镇利民街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村妇救会会长.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艰苦岁月,根据地军民十分困难.淑华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全家人不分白天黑夜,纺线织布,用一台铁机和一张木机,一昼夜能织出80尺粗布.她不光自己干,全家干,还挨家挨户发动村里群众纺线织布,在她的发动下,全村80%的户都行动起来.吴淑华家一年就织出粗布4万多尺,可供1300多位战士每人做一套单衣.1944年春,吴淑华带头送子参军.为表彰她的模范事迹,滨海行署于1943年,1944年分别授予她生产模范和支前模范的光荣称号,奖励她驴1头,纺纱机,织布机各l台.
-
-
陈元君(1892—1945年) 女,蛟龙镇蛟龙前街.1940年,陈元君积极参加革命工作,她的家成了革命工作的地下联络点.同年陈元君担任村委会妇救会长,积极带领群众支援前线,开展减租减息,并领导村里组织起民兵,识字班,儿童团.1942年,50岁的陈元君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蛟龙区妇救会长,县妇救会委员.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也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成了村里的青年积极分子.为了早日打败日本侵略者,她送二儿子参军上了前线.在她的积极工作和带动下,全村一次就有240多名青壮年参加了八路军.这年,抗日战争处于最困难时期,她积极组织群众碾米磨面.做军鞋,慰问伤病员.被评为全县模范军属.1945年5月16日,由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