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刘道生(1915—1995)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海军第一副司令员。湖南省茶陵县人,1915年8月27日出生于该县尧水乡一个农民家庭。1928年参加农民-。193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湘赣苏区期间,由团支部书记升至团湘赣省委副秘书长、红八军青年部长,为湘赣苏区的青年团工作做出了成绩。1933年11月,选送到中央苏区红军大学学习,结业后任二十二师政治部主任,为稳定该
-
刘转连(1912—1992)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湖南省茶陵县人,1912年生于茶陵县腰陂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粗识文字,12岁当长工,14岁参加农-动。1930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任区游击队班长。1931年当选为茶陵县代表,出席了湘赣省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参加红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参加了湘赣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和西征。1934年11月,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四十九团团长,参加创建湘鄂川黔根据地的
-
-
龙书金(1910- 2003)中共中央委员,湖南省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湖南省茶陵县人,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茶陵县秩堂乡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期参加过民间“练打”,学会不少拳术棍技。1929年冬参加乡赤卫队,1930年9月编入红十二军,同年12月加入共青团,1932年2月转为中共党员。他以吃苦耐劳、作战勇敢著称,很快由士兵晋升为班长、排长、连长,参加了中央革0据地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了东征、
-
-
-
-
-
刘建藩(1887—1918) 0军湘粤军总参谋长,陆军中将。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生于1887年。先后就读湖北武备普通学堂、保定军官学校骑兵科,在校加入中国同盟会,19ω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新军学兵营任骑兵队队长。1911年,学兵营扩充为混成旅,任骑兵营管带。同年10月率部响应武昌起义,广西宣布独立。1912年4月,南北和议告成,任桂军第八师骑兵团团长,奉命回湘招募新兵3则人,充实第八师。1913年7月,参加二次革命,率一加强混成团
-
刘建绪(1892—1978) 国民党陆军上将,第十集团军总司令。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892年生于醴陵县清安铺。辛亥革命后就读于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4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炮兵科学习,1916年毕业后回湖南,加入湘军,与北洋军作战,由排长递升为团长。1926年随唐生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参加北伐,任第二师第四旅旅长。北伐军进驻武汉后,第二师扩编为三十五军,任副军长兼师长。马日事变后,随何键投靠蒋介石。1929年1月,第三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