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名人录
宁德市名人录
重镇推荐
世界地名
A级名录
中国游
环球旅行
全国特产
名人大全
推荐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西藏
内蒙古
新疆
广西
宁夏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河北
山西
陕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推荐
长三角十大古镇
陕西文化旅游名镇
广东四小虎
中国最富20座中小城市
成都市重镇
新疆重镇
宁夏重镇
青海省重镇
甘肃省重镇
陕西省重镇
西藏重镇
云南省重镇
推荐
亚洲
日本
韩国
泰国
马来西亚
越南
印度
伊郎
马尔代夫
欧洲
德国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英国
瑞典
比利时
美洲
加拿大
大洋洲
澳大利亚
全部
推荐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级景区名录
AA级景区名录
A级名录景区名录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推荐
新加坡
泰国
韩国
日本
美国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柬埔寨
瑞典
比利时
荷兰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埃及
乌克兰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全部
推荐
中畈红枣
中畈米粉
中畈蔗糖
西川芋头
尧岗傩戏
石邮傩舞
南坪米粉
沙塘米酒
风味全鸭席
荷包糌
大余香芋扣肉
糯米薯莨酒
大余伊府面
席苞饭
全部
推荐
陈广华
王甦
盛浩如
丁有华
朱秀早
张如龙
卢月恒
徐光华
曹碧荔
陈香波
陈步云
戴绍鼎
陈克昌
涂美中
廖学愚
李恩
李鹤年
李强
全部
福鼎
福安
霞浦
古田
周宁
蕉城
屏南
寿宁
柘荣
宁德市景点
宁德市特产
宁德市地名网
[手机版]
【CTRL+D 收藏备用】
林仲虎
[
宋
]
林仲虎(?~?),字景瞻,号定窗,福建宁德(今属福建省)人。南宋宁宗赵扩嘉泰二年(1202)壬戌科武举第一人。林仲虎自幼喜读兵书,嗜好弓马、刀枪。成年后,他先以武举魁漕选,夺得赵扩庆元二年(1196)丙辰科武举第二名。六年后,再应武举,终于如愿以偿,成为武状元。林仲虎取得第二名时,正遇朝中大臣林桷出使金国谈判,林桷欣赏他的才干,请求朝廷让林仲虎做他的副手一同前往。到金国后,金朝-一面以势压人,一面利诱、收买出使人员,妄图使宋朝答应他们的无理要求。面对这一切,忠肝义胆的林仲虎挺身而出,揭露了对方的阴谋,维护了大宋王朝的利益。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长期与宋国为敌的金国,由于受到其北方蒙古
林嵩
[
唐
]
(
848
~
944
)
林嵩,字降神(一作降臣,又字雄飞),长溪赤岸(今霞浦县松港街道赤岸村)人。约生于唐宣宗(李忱大中二年(848年)。自幼天资聪颖,好学有大志,懿宗李漼的咸通(860—873年)中,在灵山(今福鼎市太姥山西脉,后名草堂山)筑草堂(茅屋)刻苦自学。僖宗李儇乾符二年(875年),历尽艰险赴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以所作《王者之道如龙首赋》一举考中进士科,成为自唐神龙至后唐天成223年间,今福州、宁德两市仅中36名进士(见《三山志·科名》)之一,也是继“开闽进士第一人”的薛令之后最负盛名的及第者。林嵩登第后,翌年便循例荣归故里。除叩拜高堂,欢会亲朋,还带头以赴考节余旅费为基金,率众兴建其读书时曾目睹“河
甘国宝
[
清
]
(
1709
~
1776
)
甘国宝生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老家在屏南县甘棠乡小梨洋村,7岁时全家搬到古田县长岭村生活,又过了10年,在雍正四年时,全家搬到福州文儒坊。那时,甘国宝已经17岁了,武艺出众,尤檀射箭。3年后,也即雍正七年,他中武举人,十一年又中武进士,而且是会试第三名,殿试二甲八名,被授为御前侍卫。从古田举家搬迁,到留在宫中当侍卫,这漫长的7年间,年轻的甘国宝是在文儒坊中度过的,寒风里,烈日下,坊中空地上总出现一个矫健敏捷的少年身影,击拳踢腿,翻腾跳跃,刀光闪动,棍棒飞舞,利箭嗖嗖穿梭。三坊七巷中走出的大多是青灯伴苦读、青衫裹瘦骨的文弱书生,学而优则仕是他们眼中最明媚的阳光大道,甘国宝武而优则仕,异曲
陈普
[
宋
]
(
1244
~
1315
)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今属蕉城区虎贝)。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陈普(1244~1315年)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今属虎贝乡文峰村)。家贫,励志发奋,苦读不辍。饱览四书五经,初通儒家经典。陈普成年后,潜心探研朱熹理学。宋咸淳末,闻会稽韩冀甫倡道浙东,其学以朱熹理学为宗,遂往游其门。经数年刻苦磨砺,终精通经史,学识超群,名闻闽浙。宋祥兴年间(1278~1279年),陈普返回故里。时值宋朝将亡,兵戈四起,生灵涂炭。陈普遂隐居于石堂山,以著述自娱。在此期间,他对乡梓公益事业十分关注
林特
[
宋
] 宋代五鬼
(
951
~
1023
)
林特(约951~1023)字士奇,约生于后周广顺元年(951年),福建宁德人,生于福建顺昌。祖父林揆(福建霞浦长溪人)仕闽,于后唐长兴四年(933年)任顺昌县令,故定居顺昌。父林延安、子林洙迁居福建宁德南埕。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携带自写的文章进谒南唐国主李璟。李璟奇之,命作赋,顷刻而成。因而被授为兰台校书郎。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南唐亡,林特归宋,宋太宗任为长葛(今河南长葛县)县尉。又先后改任遂州(今四川遂宁县)录事参军、大理寺丞和陇州(今陕西陇县)通判等职。端拱元年(988年),经宰相吕蒙正推荐,任三司户部勾院通判。咸平年间(998~1003年),度支使梁鼎“制置陕西青白盐,前后上议
薛令之
[
唐
]
(
683
~
756
)
薛令之,字君珍,号明月先生,福建长溪县(今福安市溪潭乡廉村)人,生于唐永淳二年(683年)八月十五日。高祖薛许,曾任隋户曹司理。父薛法超以文章名世,唐肃宗追赠其为侍讲国公。薛令之少时家贫,聪明好学,曾在灵岩山腰筑草堂苦读,并写有《草堂吟》,诗云:“君不见苏秦与韩信,独步谁知是英俊?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间各佩黄金印。”抒发其心志。神龙二年(706年),薛令之赴长安应进士试,登姚仲豫榜,成为福建进士及第第一人。登第后,初任右庶子,开元中(713~741年)升为左补阙,兼太子侍讲。当时,李林甫为相,专权误国,朝野怨声载道。太子李亨与李林甫不睦,因此薛令之也备受排斥。对李林甫的所作所为,薛令之极为愤慨。
郑寀
[
宋
]
(
1187
~
1249
)
郑寀,字载伯,号北山,生于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长溪县穆阳西铭村(今康厝畲族乡西铭村)人。绍定二年(1229年),登进士甲科,初授隆兴府(今南昌)推官。执法公正,不畏权贵。淳祐元年(1241年),参加馆试后,升为秘书省正字,宰相史嵩之遣人笼络,他不予理睬,一天在奏对时说:“国家败坏已极,以权谋私的非只一人,灾祸酿成亦非一日,这不光是当权者之罪,也是皇上贪欲之心未泯所致”。深得理宗嘉许。后任校书郎。转调为著作郎,又升为右正言兼侍讲。史嵩之因父丧离职,郑寀便要求皇帝及早任命他人为相,以杜绝嵩之东山再起,理宗不予采纳。不久,他再上疏说宰相非同百官,不宜悬缺太久,理宗仍不纳谏。史嵩之的侄儿班景卿
阮大成
[
唐
]
阮大成(生卒年月不详)字希圣,号献斋,宁德五都漳湾人。宋政和二年(1112年)以三舍升国学。宋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南下,直逼汴京。宋徽宗赵佶仓皇出走。翌年,徽宗禅位其子赵恒。不久,钦宗受投降派李邦彦等人的怂恿,罢免李纲官职。面对奸佞误国、忠良遭斥,大成与陈东等人异常愤慨,遂率太学生至宣武门上 书,力言李纲奋勇卫国,是社稷大臣,应“明纲无罪”,“乞速复用”。痛斥邦彦窃权-,要求“明正其罪”以罢之。他们置个人安危于度外,愤激陈词,凄然忠愤,闻者无不为之动容。此时,汴京市民闻李纲被罢黜,和议再起,又见大成等太学生伏阙上 书,“不期而集者达数十万”,群情汹汹,喊声动地。愤怒的群众击伤内侍
林聪
[
明
]
(
1415
~
1482
)
林聪(1415~1482年)字季聪,号见庵,宁德七都峬源人。明正统四年(1439年),赴京应试,中进士。八年,拜刑科给事中。林聪秉性刚直,骨鲠诤诤,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上任伊始,林聪就针对明初六大官办银矿之一的宁德宝丰银矿劳动条件恶劣、劳役艰难、课银额重等情况,上了《请免宁德县除办银课外别项差办状》,建议“无图银课之利”,应“将坑冶封闭,银课免办,与民休息”。未被英宗采纳。次年,该矿改由浙-田小业主叶宗留等人经营,福建参政宋彰以“矿盗日炽”为由,宣布将矿收归官办,并定该矿岁课银三千零九十两,比永乐元年(1403年)增加一千多两。于是,叶宗留发动数千矿工投牒明廷,称:“留宝丰场,听我开采,不然杀人
灵祐
[
唐
]
(
771
~
853
)
灵祐,俗姓赵,长溪县(今霞浦县)人,唐大历六年(771年)生。贞元元年(785年),灵祐15岁,在城东建善寺出家,后到浙江杭州龙兴寺剃发受戒,广究大小乘经律。贞元九年,云游江西,参谒高僧百丈怀海,留在怀海身边学佛、劳动,后被选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百丈山寺典座。元和初年(806年),怀海派灵祐去湖南大沩山进行禅宗的开辟工作。灵祐结茅为庵,野果作食,度过七个寒暑。元和八年,百丈怀海派懒安上座率领僧人数名前来辅佐,以懒安为典座,山下居民发现灵祐在沩山修行后,主动上山帮助建寺,寺僧逐渐增多。会昌五年(845年)七月,武宗李炎“毁寺逐僧”,灵祐遣散僧众,自己化装为农民隐藏民间。大中初年(847年),宣
张以宁
[
元
]
(
1300
~
1371
)
张以宁,字志道,元大德四年(1300年)生于古田县城官宦之家。父张一情,元时任福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以宁幼聆母训,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泰定四年(1327年),考中进士,任浙江黄岩县判官,后升江苏-县尹。因执法不阿,触犯豪门,莅任不久便被罢官。此后流落江淮、扬州一带达10年。其间,精研《春秋》,寄情山水,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至元四年(1338年),惠宗异其才而召为太子监助教,累迁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以宁精通经、史,又擅长诗文,深受在朝宿儒赏识,被誉为“小张学士”,名噪一时。此后20年,他一直在元大都供职。虽身处京城,却眷念故乡。《送重峰阮子敬南还》等名篇,就是他怀乡恋土之作。元至
王积翁
[
宋
]
(
1229
~
1284
)
王积翁(1229~1284年),字良存,自号存耕,劝儒乡赤岸(今州洋乡赤岸村)人,宋绍定二年(1229年)生,淳祐七年(1247年)以嗣父、参知政事王伯大荫,补承务郎,调监严州(今浙江建德县)都酒务。宝祐四年(1256年),任奉国军节度使推官,后改任沿海制置大使司干办公事,期间查办积压数十年悬案300多宗,将典型案例和办案经验写成《平心录》4卷,后调任户部犒赏所检察官。景定二年(1261年)十一月,任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奉旨终审所属6县案件,他秉公审理,使众多无辜平民逢凶化吉。后历任富阳知县、临安府通判、文思院提辖、太府寺丞、兵部郎官等职。任徽州知事兼都督兵马府参议官时,以平息军帅李铨谋变有功
游朴
[
明
]
(
1526
~
1599
)
游朴,字太初,号少涧,福建柘洋(今柘荣县)人。明嘉靖五年(1526)生。游朴天资聪颖,刻苦向学,在父游德教导下,小时就能吟诗作赋,乡里人称为“神童”。14岁考取州庠生,旋补廪生。后父亲、祖母相继亡故,家境困难,便在乡塾教书自给,仍勤学不倦。于隆庆元年(1567)中举人。万历二年(1574)中进士,时年已48岁。游朴生长在农村,深谙民间疾苦,步入仕途后,决心为民解难。他首任四川成都府推官,奉两院差委,到四川各地考察民情,处理案件。他针对当地弊政,希望当局兴利除弊。在《上四川两院书》中,他针对铸钱之弊,指出:“今省中开局鼓铸已三年,糜费银粮已数千,铸钱已数百万矣,然而闾阎之下未得一钱之利,徒有督促
郑虎臣
[
宋
]
(
1219
~
1276
)
郑虎臣(1219~1276年),字廷瀚,又字景兆,南宋长溪县柏柱南山(今福安市溪柄镇洋头村)人,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三月十八日生。父郑埙,宋理宗时任越州(绍兴)同知,遭贾似道陷害,流配致死。虎臣因受株连被充军边疆,后遇赦放归。宋德祐元年(1275年),虎臣任会稽(浙江绍兴)县尉。时任右丞相的贾似道,丧师误国,南宋朝廷为平众愤,不得已把他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安置循州(今广东惠阳东北),派员监押前往。当时福王赵与芮早就痛恨贾似道,欲募能杀似道者押送,虎臣愤于国恨家仇,欣然求任监押官。贾似道从建宁开元寺(在今南平市)启程时,身边还带有十多名侍妾,虎臣将她们全部遣散。上路行进中,又命撤去似道轿顶。
赵万年
[
宋
]
(
1168
~
1209
)
赵万年(1168~1209年),字方叔,宋乾道四年(1168年)生于长溪县永乐乡富溪村(今福安市溪潭乡溪填村),自幼聪敏,八岁时能听懂其父赵筠读《唐书》。不到十岁,已披览不少典籍,并能述其大意。淳熙十三年(1186年),赴建安从朱熹学,深得赏识。庆元二年(1196年),中进士,后任襄阳制置司干办。开禧二年(1206年)十一月,金兵攻陷枣阳和神马坡,渡江南下,以二十万大军包围襄阳城,时襄阳守卒仅万余。强敌压境,襄阳官员相继逃遁。万年整顿军队,囤备粮饷,力劝新任招抚使赵淳死守,并勉谕各司幕僚力战。在《勉诸司上幕协力与赵招抚守城》一文中,他先以张巡守睢阳的事迹激励众僚属与将士,而后说:“自今以后,日
林湜
[
宋
]
(
1132
~
1202
)
林湜,字正甫,劝儒乡赤岸(今州洋乡赤岸村)人,宋绍兴二年(1132年)生。绍兴三十年登进士第,任富阳县(今属浙江省)尉。翌年冬,金兵南侵,当地土豪乘机贩运私盐或公开抢劫,林湜率弓手把守关隘,阻击金兵,严惩0、抢劫罪犯,以功升任泉州晋江知县。时恰遇州官下达建造战船任务,费用巨大,林湜不忍心向百姓增派捐税,准备辞官,当地外侨赞赏其行为,自动筹款资助建造战船。任满,全城父老争相挽留。调任南剑州(今南平市)通判,值知州准备实行酒类专卖,林湜极力反对,知州一意孤行,不经通判签署上报奏章,经朝廷追查,知州所奏被否定。接着,福建路转运使派林湜往汀州整顿赋税,他查核底册,发现税目繁多,官吏假公肥私,便调整开支
杨楫
[
宋
]
杨楫(生卒年不详),字通老,长溪县潋村(今秦屿冷城)人。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中进士,与杨方、杨简同为朱熹高足,时号“三杨”。杨楫平生清廉有守,刚正不阿。任莆田县尉时,闽帅程叔达“移县括逃田”,杨楫屡次上疏指责其过失,叔达表面信服而心不悦,俟杨秩满至其府告辞时,叔达怒曰:“尉格帅命乎?”杨楫徐徐陈对,无所屈。于是被罢官而归。漕使林祈深感杨楫节直可钦,遂上 书朝廷荐举他。此后,杨楫官至司农寺簿。任职期间,他上札朝廷,力倡“进君子,退小人,勿徇左右之请,以重中书之权”,“奖廉静之操,禁奔竞之风”。其言深得朝中直臣赞许,遂“除国子博士,转少卿”。其时,台臣中有人以私事相扰,杨楫严拒之,曰:“台有
王伯大
[
宋
]
(?~
1253
)
王伯大,字幼学,号留耕,劝儒乡赤岸(今州洋乡赤岸村)人,生年不详。伯大自幼熟读经书国策,宋嘉定七年(1214年)登进士第。嘉定十年,以国子正外放知饶州临江军(今江西清江县)。时值台、衢、婺、饶、倍诸州饥荒,伯大设荒政局,清理户口,用红黄黑白为标志,划分灾情等级,张榜公布,赈荒工作做得既快又好,乡民感其德,编民谣:“红黄黑白环,甲乙丙丁户,若非王知军,饿杀人无数”,离任后民立生祠13所纪念。后调知信阳军(今河南信阳),旋改知池州(今安徽贵池)、江东提举常平等职。端平三年(1236年),进京(今杭州)任尚右郎官,继升直宝谟阁枢密副都承旨兼左司郎中,曾向理宗赵昀“对言”直谏,揭露朝中一些官宦阿谀弄权
王都中
[
元
]
(
1279
~
1341
)
王都中(1279~1341年),字元俞,号本斋,劝儒乡赤岸(今州洋乡赤岸村)人,生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父积翁。都中幼住大都(今北京市),拜著名学者许衡为师。至元二十二年,元世祖以荫录都中为少中大夫、平江路总管府治中,赐给平江(今江苏苏州市)田8000亩,独院房屋1座及全家南迁“驿券”。元贞元年(1295年),就任平江路总管府治中,所属昆山县有掉换官田案8年未决,他调阅案卷,澄清事实,使被告伏法,部属都敬佩他年轻有为。任满,升浙东道宣慰副使,他秉公执法,先后查处金华县丞、县尉贪赃受贿庇护杀人凶犯,严惩余姚县恶霸张甲。大德四年(1300年),调任荆湖北道宣慰副使,奉命赈济灾荒。他跑遍穷山
全部宁德市名人>>>
热门推荐
人物专题
人物分类
按出生时间
按去世时间
按姓氏
电视剧
电影
大学人物
历史事件
成语典故
词牌名
女性人物
今日关注
南宋四元帅
栗姓名人堂
现代三圣
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演员表
西北大学
电视剧《我的父亲我的兵》演员表
真姓名人堂
2015福布斯富豪榜(大陆地区)
电影《28岁未成年》演员表
电视剧《神犬奇兵》演员表
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演员表
喻姓名人堂
成语【不合时宜】典故及主人公介绍
兴姓名人堂
历史事件_东兴之战 相关人物介绍
电视剧《因为爱情有幸福》演员表
电视剧《拐个皇帝回现代》演员表
历史事件_官渡之战 相关人物介绍
电视剧《花火》演员表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电影《陆垚知马俐》演员表
电视剧《幸福在一起》演员表
钱姓名人堂
令姓名人堂
青姓名人堂
电视剧《归去来》演员表
成都武侯祠文臣廊14武将
中国古代十大太监
康熙四大辅政大臣
电视剧《男人帮》演员表
祖姓名人堂
电视剧《绝爱》演员表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十大大将
秋姓名人堂
夏侯姓名人堂
中国历代著名画家介绍
电视剧《神雕侠侣黄晓明版》演员表
清朝历任甘肃巡抚
电视剧《上书房》演员表
纳姓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