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历史人物介绍7
眉山市历史人物介绍7
重镇推荐
世界地名
A级名录
中国游
环球旅行
全国特产
名人大全
推荐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西藏
内蒙古
新疆
广西
宁夏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河北
山西
陕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推荐
长三角十大古镇
陕西文化旅游名镇
广东四小虎
中国最富20座中小城市
成都市重镇
新疆重镇
宁夏重镇
青海省重镇
甘肃省重镇
陕西省重镇
西藏重镇
云南省重镇
推荐
亚洲
日本
韩国
泰国
马来西亚
越南
印度
伊郎
马尔代夫
欧洲
德国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英国
瑞典
比利时
美洲
加拿大
大洋洲
澳大利亚
全部
推荐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级景区名录
AA级景区名录
A级名录景区名录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推荐
新加坡
泰国
韩国
日本
美国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柬埔寨
瑞典
比利时
荷兰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埃及
乌克兰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全部
推荐
中畈红枣
中畈米粉
中畈蔗糖
西川芋头
尧岗傩戏
石邮傩舞
南坪米粉
沙塘米酒
风味全鸭席
荷包糌
大余香芋扣肉
糯米薯莨酒
大余伊府面
席苞饭
全部
推荐
陈广华
王甦
盛浩如
丁有华
朱秀早
张如龙
卢月恒
徐光华
曹碧荔
陈香波
陈步云
戴绍鼎
陈克昌
涂美中
廖学愚
李恩
李鹤年
李强
全部
仁寿
东坡区
彭山区
青神县
丹棱县
洪雅县
眉山市景点
眉山市特产
眉山市地名网
[手机版]
【CTRL+D 收藏备用】
可朋
[
五代十国
]
(
896
~
963
)
可朋(约896—963),眉州(今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城东人,幼聪慧过人,晚年披缁于丹棱县城南九龙山竹林寺,《十国春秋》卷第五十七·后蜀十有《僧可朋传》。可朋平生不拘佛家法度,酒量过人,自号醉髡,世称“醉酒诗僧”。曾积酒债无以偿还,常借诗朋好友之资以度岁月。 可朋善诗,常借诗抒发情感,陶冶性情,喜云游名山大川,焕发创作热情。与入仕诗人卢延让、欧阳炯、隐士方干、诗僧齐已、贯休为诗友交,应酬唱和,吟咏赠答,往来无容丰富,硕果纷呈。欧阳炯以之比
知玄
[
唐
]
知玄,全称释知玄。字后觉。俗姓陈眉州洪雅人。母魏氏。梦月入怀。因而载诞。乳哺之间。见佛辄喜。五岁祖令咏华。应声而就。七岁遇泰法师在宁夷寺讲涅槃经。玄入讲肆若睹前。因是夕梦佛手案其顶。遂出家焉。十一落发。诣唐兴西安寺。传大经四十二卷远公义疏辩师圆旨一百二十五万言。指擿缁徒。动露老成。时丞相杜元颍作镇西蜀。闻玄之名。命讲于大慈寺普贤阁下。黑白之众。日合万数。嘘嘘而卒。卒年七十三。
道会
[
唐
]
道会,唐朝人,姓史氏,犍为武阳人,住益州严远寺。贞观中入京,被诬系狱,放归卒。
张胤
[
汉
]
字少华,留侯(张良)的后代,他父亲是张氏八世张壮,字少雄,官尚方署令迁大司寇。有史料说:时王莾篡汉,中原大乱,留侯(张良)子孙由北向南大迁徙,南下秦岭,越过巴山,移居犍为武阳(四川眉山市彭山)。张壮之子张胤,仍居彭山。赠大司空,妻王氏。张胤之子张皓,曾任东汉司空,谥鄂国公。
张皓
[
汉
]
(
50
~
132
)
张皓(一作浩 )(50年-132年),字叔明。犍为郡武阳县(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人。 东汉时期大臣,西汉留侯张良的六世孙。历任郡吏、大将军掾、尚书仆射、彭城国相等职,在廷尉任上,留心断狱。延光三年(124年),安帝听信谗言,将要废时为太子的汉顺帝刘保,张皓与太仆来历力争未果。永建元年(126年),刘保即位后,为感谢张皓,任命他为司空,三年后因灾异被罢免。阳嘉元年(132年),张皓再次担任廷尉,同年逝世,享年八十三岁。其玄孙张翼在蜀
张纲
[
汉
] 东汉八俊
(
108
~
143
)
张纲,字文纪(108—143年),东汉犍为郡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人。 张纲是汉留侯张良的后代(七世孙),父亲叫张皓,爷爷叫张胤。他还是蜀汉将军张翼的曾祖父。张纲少时勤奋好学,对经学有一定研究。他虽出身官宦家庭,但少纨绔习气,很注意气节方面的修养。主管教化的司徒知道张纲品学兼优,是个人才,便征召他但任朝廷御史。东汉顺帝刘保,是由宦官司扶持当上皇帝的,因此,外戚与宦官权势很大,互相勾接,专横跋扈,陷害忠良,危邦乱国。目睹此情,张纲深
万安
[
明
] 明朝首辅
(
1417
~
1488
)
万安,约1417—1488年,字循吉。明代眉州人,即今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尚义镇万冲村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明宪宗宠臣、外戚,后为明孝宗朱祐樘罢官。万安青少年时期在眉山读书,据说他小的时候挺聪明,遗憾的是他长大后,把所有的聪明都用在了钻营上。明正统十三年( 1449),万安考中进士,授庶吉士。后来,他靠巴结明宪宗的宠妃万贵妃而当上了内阁首辅,更有人说他是因向明宪宗进-得宠而当上内阁首辅的,故讥之为“洗屌相公”。万安虽然身居大明
蚕丛氏
[
春秋战国
]
(
前800
~
前730
)
蚕丛氏蚕丛——青衣神(约前800年—前730年),蜀地侯伯,教民种桑养蚕,使蜀地经济勃兴。“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蚕丛巡行郊野,衣着青衣,劝农从事蚕桑,使一部分羌人在若水流域和岷江中下游定居下来,人们感其德,呼之为青衣神。蚕丛死后,人们将其葬于若水源头瓦屋山,修建“蜀王”、“川主”、“圣德”、“薄山”、“遣福”、“万安”等庙堂,四时享祭,成为有名的“青羌之祀”。同时将其出生地叫做青神县,并将他毕生精力开拓农桑
李密
[
晋
]
(
224
~
287
)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华阳国志》、《晋书》均有李密传。李密的祖父李光,曾任朱提太守。李密从小境遇不
苏轼
[
宋
] 北宋著名文学家
(
1037
~
1101
)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当苏轼21岁出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 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苏辙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是:“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
孙光宪
[
唐
]
(
895
~
968
)
孙光宪(约895--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唐代诗人,陵州贵平人(今四川仁寿县向家乡贵坪村人)。家世业农,至光宪,读书好学。唐时为陵州判官。天成初(约926前后),避地江陵。武信王(高季兴)奄有荆土,招致四方之士,用梁震荐,入掌书记。光宪事南平三世,皆处幕中,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检校秘书少监。后教高继冲悉献三州之地,宋太祖嘉其有功,授光宪黄州刺史。乾德末年卒。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所著有《北梦琐言》
韩驹
[
宋
] 北宋末南宋初诗人
(
1080
~
1135
)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诗人。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今四川井研)人。尝在许下从苏辙学。徽宗政和初,因献颂得官,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任秘书省正字。当时正值禁止元□党人之学,不久即因学苏辙而被贬官监华州(今陕西华县)蒲城县市易务。后知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又召为著作郎。宣和五年(1123)被任命为秘书少监,次年升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绍兴元年(1131),知江州(今江西九江)。绍兴五年,在抚州去
唐庚
[
宋
]
(
1070
~
1120
)
唐庚(1070~1120) 北宋诗人。字子西。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绍圣进士,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唐庚与苏轼是小同乡,贬所又同为惠州,兼之文采风流,当时有小东坡之称。但唐庚为诗,重推敲锤炼,近于苦吟,与苏轼的放笔快意不同。他曾说:作诗甚苦,悲吟累日,往往反复修改数四,然后成篇(《自说》)。但他能刻意锻炼而不失气格(《四
程垓
[
宋
] 宋朝词人
程垓 南宋词人。字正伯,号书舟。眉山(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孝宗淳熙间曾游临安。光宗时尚未仕宦。杨慎《词品》称程垓为东坡之中表也。但程垓成年时,东坡卒已久,其误甚明。毛晋《书舟词跋》及《四库全书总目》亦沿杨慎之误。近人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考辨甚详。程垓词今存157首。其词作反映生活面较窄,多写羁旅行役、离愁别绪,情意凄婉。如〔满庭芳〕问故乡何日,重见吾庐;〔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不过他的长调很工丽潇洒,如〔摸鱼儿〕掩凄凉黄昏庭
石鲁
(
1919
~
1982
)
原名冯亚衍,四川仁寿人,慕石涛、鲁迅之品格,因以石鲁为号。先生生于一九一九年,冯氏初为邑里故族。辛亥鼎革,家世破落而余韵犹丰,科举废除而诗书尚存。先生聪颖好学,自幼熟读经书。余学三年,随兄赴锦城入《东方美专》习中国画。旧科新学,良修杂芜,国运不兴,烽烟四起,杂言群出,触蛮相竟,重技轻文,宣法抑道。于先生之正气布下了无名火,亦为先生之画道植下了谬误根。学成归执教乡里。越明年,先生弱冠,感国乱、伤时事,愤污吏,怜子民,于是孑然一身,登自行
虞集
[
元
] 元代儒林四杰,元代诗坛四大家
(
1272
~
1348
)
元代巴蜀作家,影响较大者不多。真正在全国享有盛名,受到朝野广泛尊崇者,首推虞集。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祖籍仁寿(今四川仁寿)。其五世祖虞允文,为南宋著名爱国将领,曾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的采石之战中大败金军,官至丞相。其父虞汲,曾任黄冈尉,宋亡后侨居临川崇仁(今属江西)。虞集自幼学习程朱理学,深受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但又不拘成法,思想比较开通。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他被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升
虞允文
[
宋
] 宋朝宰相
(
1110
~
1174
)
虞允文(1110—1174),汉族,南宋隆州仁寿(今属四川眉山市仁寿县)人,字彬父,一作彬甫。绍兴进士。绍兴三十年(1160)使金,见其大举运粮造船,归请加强防御。次年,以参谋军事犒师采石(今安徽当涂境内),适主将罢职,三军无主,而金完颜亮正拟渡江,遂毅然督战,大破金军。三十二年,任川陕宣谕使,与吴璘共谋进取,收复陕西数处州郡。乾道五年(1169),为相,任用胡铨、王十朋。八年,再任四川宣抚使,淳熙元年卒,年六十五,赐谥忠肃。眉山,以三
苏洵
[
宋
] 唐宋八大家
(
1009
~
1066
)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二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苏询的散文多为论辩文,字字珠矶,句句珍宝;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苏洵在谱学领域贡献巨大,他创造了现代修谱方法之一的苏氏谱例,影响巨大,时至今日仍然是许多地方和姓氏的修谱范例。人物生平青年游荡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
苏辙
[
宋
] 唐宋八大家
(
1039
~
1112
)
苏辙(1039~1112) 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嘉□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宁三年(1070)-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请求以自己的官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热门推荐
人物专题
人物分类
按出生时间
按去世时间
按姓氏
电视剧
电影
大学人物
历史事件
成语典故
词牌名
女性人物
今日关注
南宋四元帅
栗姓名人堂
现代三圣
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演员表
西北大学
电视剧《我的父亲我的兵》演员表
真姓名人堂
2015福布斯富豪榜(大陆地区)
电影《28岁未成年》演员表
电视剧《神犬奇兵》演员表
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演员表
喻姓名人堂
成语【不合时宜】典故及主人公介绍
兴姓名人堂
历史事件_东兴之战 相关人物介绍
电视剧《因为爱情有幸福》演员表
电视剧《拐个皇帝回现代》演员表
历史事件_官渡之战 相关人物介绍
电视剧《花火》演员表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电影《陆垚知马俐》演员表
电视剧《幸福在一起》演员表
钱姓名人堂
令姓名人堂
青姓名人堂
电视剧《归去来》演员表
成都武侯祠文臣廊14武将
中国古代十大太监
康熙四大辅政大臣
电视剧《男人帮》演员表
祖姓名人堂
电视剧《绝爱》演员表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十大大将
秋姓名人堂
夏侯姓名人堂
中国历代著名画家介绍
电视剧《神雕侠侣黄晓明版》演员表
清朝历任甘肃巡抚
电视剧《上书房》演员表
纳姓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