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黎澍 (1912-1988)中国社科院近代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历史学家。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12年生于醴陵县茶山岭乡。1935年,在北平大学法商学院读书,参加了一二九爱国-。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创办抗日刊物《火线下》。后在长沙筹办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观察日报》,任总。1940年,受组织委派,先后在桂林、香港任国新通讯社经理。1943年,任成都《华西日报》主笔,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民
-
-
-
刘佛年(1914—2001)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教育家,哲学家。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14年4月出生在醴陵县大林乡一个书香之家。1929年从长沙明德中学毕业,考入武汉大学预科,两年后进入本科,1935年毕业,又考入广州学海书院。1937年出国留学,先后在英国伦敦大学、剑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攻读研究生,撰写了关于古希腊哲学和古代中国哲学中辩证法的比较的论文。他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参加了两国共产党及英国左派书社组织的一些活动。19
-
-
-
陈明仁(1903-1974)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五十五军军长,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03年4月7日出生于醴陵县洪源乡洪源村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夏考入广州军政部讲武学校,不久即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毕业后到国民党部队任职24年,由见习排长升为华中“剿总”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官。1949年8月率部起义,“毅然脱离伪府,参加人民革命”。此后,率部在广西剿匪、清匪反霸,在广东湛江海防布防、守卫祖国南大门,为社
-
-
-
-
-
-
刘建藩(1887—1918) 0军湘粤军总参谋长,陆军中将。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生于1887年。先后就读湖北武备普通学堂、保定军官学校骑兵科,在校加入中国同盟会,19ω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新军学兵营任骑兵队队长。1911年,学兵营扩充为混成旅,任骑兵营管带。同年10月率部响应武昌起义,广西宣布独立。1912年4月,南北和议告成,任桂军第八师骑兵团团长,奉命回湘招募新兵3则人,充实第八师。1913年7月,参加二次革命,率一加强混成团
-
刘建绪(1892—1978) 国民党陆军上将,第十集团军总司令。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892年生于醴陵县清安铺。辛亥革命后就读于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4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炮兵科学习,1916年毕业后回湖南,加入湘军,与北洋军作战,由排长递升为团长。1926年随唐生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参加北伐,任第二师第四旅旅长。北伐军进驻武汉后,第二师扩编为三十五军,任副军长兼师长。马日事变后,随何键投靠蒋介石。1929年1月,第三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