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鸾鸣(1860~1923),字子皋,今平江县三阳乡人。南京讲武学堂毕业。民国初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江南第八师师长、四十九标标统。辛亥革命后,四十九标援鄂后返回长沙,改编为第四师。因士气低落,军纪败坏,常与民间斗殴滋事。都督谭延闿特敦请他为军政部部长,以其威望,渐制嚣风。其后,任吉林省督署参谋长。
-
-
李泰阶(?~1922),平江县人。民国初年为基督教长沙循道公会牧师。湖南都军汤芗铭拥护袁世凯称帝,大肆捕杀革命党人,他极为愤慨。4年,孙中山派王鹏、廖湘云来湖南倒汤,李泰阶住处是其联络点。5年2月,革命党人分途进攻督军署,李率队从史家巷进击。原约定督军署卫队内应,不料临事叛变,遭致失败。汤芗铭连夜通过英领事知照循道公会英籍牧师交出革命党人。李大义凛然,毅然承担责任,被捕入狱,其他革命党人因此脱险。在狱中,他积极宣传反袁倒汤,狱吏担心自己
-
-
-
-
余虎恩(1836~1905),字华南,号勋臣。今平江县三阳乡人。清咸丰四年(1854)以武童投入湘军,追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军,累官至副将。咸丰十一年(1861),率军归老湘营刘松山节制,北上镇压捻军,以总兵交军机处存记。同治六年(1867),捻军突击陕西,包围省城长安,他随刘松山赴援,打败捻军,以提督记名,留陕继续镇压回民起义。同治十年,因攻下军事重镇金积堡,被赏三代正二品封典。十二年,升任陕安镇总兵。赐号精勇巴图鲁,赏头品顶戴。光绪二年
-
胡轮(1864~1895),字启烈,号月楼,今平江县大坪乡人。自幼喜爱习文练武,清光绪十二年(1886),中武秀才。时值日本侵占琉球群岛,他义愤填膺,从军报国,投入湖南新楚军。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新楚军奉命调台湾驻防。二十一年,清海军战败,陆军亦受挫。李鸿章受命,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台湾军民无比愤慨,奋起抵抗日军登陆。胡轮时任新楚军一营营官,率部驻守台湾彰化县八卦山炮台。农历七月,日军向清廷驻军进攻,胡轮率
-
湛率彝(1825~1891),字旺发,号清芳,今平江县梅仙镇人。幼攻八股,屡试不第,乃立志学医。36岁著《医宗会要》4卷,10余万言。寓梅仙应诊30余载,浏阳、修水、通城、岳阳等县来求医者络绎不绝。不少沉疴痼疾,皆可妙手回春,民间有“活神仙”之称誉。他对前人的医学成就,不断研究并有创新。曾综合运用清代名医杨玉衡以升降散为主体的16方,治疗历次流行热病,起死回生者甚多。光绪十五年(1889),他以30余年行医经验,充实《医宗会要》,成8卷
-
胡弼武(1839~1889),字试佐,号藩卿,今平江县余坪乡人。自幼拜师习武,练就一身好功夫。16岁入张岳龄组建的平江营,后张营并入曾国藩湘军。因作战有功,清咸丰九年(1859)超授正九品修武校尉,十年授正八品奋武校尉、四品昭武都尉。同治四年(1865),晋授正三品武义都尉。五年,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镇压捻军和回民起义,胡弼武被选为部将,因屡立战功,授二品武功将军。次年又授建威将军,赐号超勇巴图鲁。十年,合军进攻金积堡,炮伤右膀仍坚持指
-
张岳龄(1818~1885),字子衡,名南瞻,晚年自号铁瓶道人,今平江县瓮江镇人。少时勤学苦读,博究经籍和诗词歌赋。清咸丰二年(1852)出任平江、浏阳2县团练事,参与镇压太平军。四年擢升知县,加五品衔。同治五年(1866)署赣南兵备道。次年,左宗棠移督陕甘,疏荐他任甘肃按察使,以功赐号策勇巴图鲁。十三年冬,授荣禄大夫,调任福建按察使。光绪三年(1877)因病归故里。他在清廷为官时,热心文物古迹的研究,对唐书“元稹所撰写之《杜甫墓系铭
-
唐国华(?~1878),字新臣,今平江县虹桥人。少年参加平江军。清同治初年,隶属老湘营刘松山部,曾参与攻陷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继而转战山东等地,攻击捻军。后调陕甘,镇压回民起义。光绪二年(1876)随刘锦棠大军出关,参与平定阿古柏叛乱,收复天山南北各地。他作战以智勇著称,累功保陕甘遇缺提督,赏头品顶戴、正一品封典,并诰授建威将军。光绪四年,以病告假归里,卒于家乡。
-
-
朱树德(1832~1869),字儒臣,平江县人。咸丰四年(1854),李元度入曾国藩幕,朱树德在李部任护军,保千总。七年,统带水师营。同年秋,击败太平军,擢守备,晋都司。九年赴援浙江,升游击。三十一年,攻占通城、义宁等州县,升参将,加副将衔,选处州镇标中军游击。同治六年(1867),奉调赴陕甘镇压回民军,擢副将。旋奉旨以总兵留浙江补用,加提督衔。后调转吴士迈宗岳营,深得左宗棠器重,声名居吴士迈之上,吴忌之。八年三月中旬,回民军围攻武字营
-
-
张诗奇(?~1868),字澹秋,平江县人。初随千总严有翼入永定营为兵。咸丰五年(1855),从张岳龄防县界。九年,隶湘勇果毅营,以轼保蓝翎把总。十一年,果毅营从总督骆秉章入川。累官守备加都司衔。蜀平,同治三年(1864),从巡抚曾国荃克江宁,超擢游击。四年,复从张岳龄于江西,会广东义军起事,荡平,迁参将,赏换花翎。六年,以哨长从张岳龄西征入陕。次年,战凤翔,解禥阳围,破义军于冯坊河,擢副将。八月三十日,董志原部回攻禥阳,战于家河。张诗
-
-
吴荩臣(1826~1860),字少璘,平江县人。充新中营哨官,以勇名。累保守备,赏蓝翎,晋都司。清咸丰十年(1860),随彭斯举援浙,克淳安,晋游击,加参将衔,充新三营营务处,寻加副将衔,赏换花翎。先是湖北督抚檄道员萧翰庆率3000人援湖州,曰训字营,战获大捷,萧翰庆战死,师无所属。督抚以属斯举,斯举辞,吴荩臣从斯举入杭州,率新三营分守海宁。七月,克长安镇,拟保副将加总兵衔。十一月,杭城陷,海宁不能支。城陷前夕,他见事不可为,遂投井,兵
-
李昌迈(生卒年不详),字理廷,号东坪,平江县人。早岁家贫,且耕且读。清道光十二年(1832)中举人,官茶陵学正。性耐苦,倜傥好奇,2次徒步至京师。尤潜心兵法,又工拳勇击刺。二十二年,湖北崇阳钟人杰起义军进逼平江,他应知县阮文藻之托,练乡兵守界。咸丰二年太平军围攻长沙,又奉命练勇守城。后病茶陵学署,未几卒,年46岁。李昌迈善诗,尤长于古体。清同治《平江县志》称其“天性工诗,语若不经意,而动与古会”。著有《东坪诗抄》;又有《诗评》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