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5)
民国时期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5)
重镇推荐
世界地名
A级名录
中国游
环球旅行
全国特产
名人大全
推荐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西藏
内蒙古
新疆
广西
宁夏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河北
山西
陕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推荐
长三角十大古镇
陕西文化旅游名镇
广东四小虎
中国最富20座中小城市
成都市重镇
新疆重镇
宁夏重镇
青海省重镇
甘肃省重镇
陕西省重镇
西藏重镇
云南省重镇
推荐
亚洲
日本
韩国
泰国
马来西亚
越南
印度
伊郎
马尔代夫
欧洲
德国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英国
瑞典
比利时
美洲
加拿大
大洋洲
澳大利亚
全部
推荐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级景区名录
AA级景区名录
A级名录景区名录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推荐
新加坡
泰国
韩国
日本
美国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柬埔寨
瑞典
比利时
荷兰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埃及
乌克兰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全部
推荐
中畈红枣
中畈米粉
中畈蔗糖
西川芋头
尧岗傩戏
石邮傩舞
南坪米粉
沙塘米酒
风味全鸭席
荷包糌
大余香芋扣肉
糯米薯莨酒
大余伊府面
席苞饭
全部
推荐
陈广华
王甦
盛浩如
丁有华
朱秀早
张如龙
卢月恒
徐光华
曹碧荔
陈香波
陈步云
戴绍鼎
陈克昌
涂美中
廖学愚
李恩
李鹤年
李强
全部
[手机版]
【CTRL+D 收藏备用】
王仲廉
(
1904
~
1991
) 台儿庄战役 1938年
王仲廉(1904-1991),抗日名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被称为黄埔一期的“徐州三王”之一。字介人、介仁,江苏省徐州府萧县人(今属安徽萧县)。王仲廉萧县第二高等小学毕业后,就读于江苏省立徐州中学。以后转学军事,就读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此后,相继参加绥远会战、南口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豫湘桂会战、豫西鄂北大捷等战役。曾任黄埔军校教导团排长、第85军军长、第
陈林达
(
1904
~
1970
) 台儿庄战役 1938年
陈林达(1904—1970),字兼善,湖南省湘潭市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军校第4期步兵科毕业。毕业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二旅排长,新编第五师连长,第二十五师营附、团参谋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1939年任第52军2师6团团长,参加南昌会战。1943年春任第52军195师少将副师长,1945年4月任第52军195师师长,先后参加长城抗战、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滇西会战,抗战胜利后
李福林
(
1874
~
1952
) 广州战役 1938年
李福林(1874~1952),字登同。广东番禺大塘乡(今属广州市海珠区)人。贫农家庭出身,曾读过一年私塾,后随父在乡务农。性任侠,尚习武,喜听水浒传等武侠故事,受江湖游侠思想影响颇深。后在乡聚集游荡青年,结为盟友,订立誓约,被推为“大佬”,常率众秘密渡过珠江,入广州市区打家劫舍。后由于各县追拿甚紧,李姓族人恐受连累,劝其离境。1907 年逃到新加坡,经人介绍加入同盟会。次年由新加坡转道越南至云南河
门炳岳
(
1891
~
1944
) 商都攻坚战 1938年
门炳岳 字湘文(1891-1944)-陆军中将。河北东光县于集乡程庄人。毕业于保定军校。历任南京军事参议等处任参谋长、旅长、师长、军参谋长、骑兵第七师师长;抗日战争开始后,任骑兵第六军军长兼第七师师长、包头防守司令、绥西警备司令、军训部骑兵监等。1944年8月在重庆病逝。
安德成
武汉会战 1938年
安德成,籍贯不详民国27年11月7日,倭舰行经乌沙闸时,敌机轰炸甚密,官兵皆奔走避去,安独自一人坚持于阵地上持续发射火炮,命中敌舰数艘,英勇有功,在陆军第五十八师某战防炮班中士班长任内,获颁青天白日勋章。
张纶林
武汉会战 1938年
张纶林,籍贯不详,民国27年11月7日,倭舰行经乌沙闸时,敌机轰炸甚密,官兵皆奔走避去,张因弹片伤面迷目,索性一手拂血,领手持续发射火炮,独自一人坚持阵地,英勇有功,在陆军第五十八师某战防炮班下士炮手任内,获颁青天白日勋章。
张定世
抢修铁路桥梁 1939年
张定世,安徽寿县人,民国28年2月7日,因在敌机轰炸下,坚持督工抢修铁路,屡炸屡修,不惧艰难,终于八月29日修复通车,使军品车五列得以通过,支往前线,在粤汉铁路管理局车站司令任内,获颁青天白日勋章。
庞炳勋
(
1879
~
1963
) 台儿庄战役 1939年
庞炳勋(1879年—1963年)字更陈 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936年12月)1879年10月25日(光绪五年九月十一日)出生在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南阳庄村。幼年读书,后投笔从戎,参加了当时的清军,毕业于东北测绘学堂,在清军第三镇充当测量官。辛亥革命前加入同盟会,辛亥爆发后因受当局怀疑,-弃军还乡。民国时期,北方军阀中有一个“瘸腿将军”,在军阀混战中颇出风头,从一名下层军官升至军长,后又当上了集团军总
耿景惠
(
1886
~
1962
) 娘子关战役 1939年
耿景惠(1886~1962)名志介,字景惠。陕西高陵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入耿镇私塾启蒙,稍长转入高陵国学讲习所研读古籍经典。他留心国事,志在四方,对清朝政府的腐败政治深怀不满,遂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到西安考入陕西陆军小学堂。他在自传中写道:“我弃文就武,谋雪列强之耻。”后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6年毕业后,应邀到陈树藩的陕西陆军第二混成旅模范步兵营第三连任连长。同年5月该营
傅作义
(
1895
~
1974
) 五原战役 1940年
傅作义是一位抗日名将、追求进步的国民党员。1949年 1月,他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和平统一”的主张,毅然率部举行北平和平起义,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完好地归回人民, 200万市民的生命财产免遭兵燹。这一义举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一、青少年时期傅作义,字宜生,1895年 6月27日出生于山西省荣河县(今临猗县)安昌村。这是一个濒临黄河、常遭黄泛灾害的贫穷村庄。傅家世代务农,
罗卓英
(
1896
~
1961
) 上高战役 1941年
罗卓英(1896—1961),字尤青,国民党陆军上将。1896年3月19日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7岁入乡塾读书,1914年毕业于该县官学,次年入大埔中学。1922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炮科。早年参加东征与北伐等役,由下级军官升至-第11师师长及第18军军长,并积极参与江西剿共。抗日战争时期,率部先后参加了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平满纳会战等重大战役,历任第十六
王耀武
(
1904
~
1968
) 上高战役 1941年
王耀武将军:第十名将。第74军长。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19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19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
薛岳
(
1896
~
1998
)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2年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字伯陵,汉族,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客家人。原名薛仰岳,因生于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因其父敬仰南宋的抗金民族英雄岳飞而起名薛仰岳。薛仰岳后改名薛岳,以示不仅仰慕岳飞更将身体力行。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回粤后曾任孙中山警卫团第一营营长。1922年陈炯明叛乱期间,薛岳曾保护宋庆龄脱险。北伐初期任第一军第一师师长。薛岳,抗日名将,时有抗日“战
李玉堂
(
1899
~
1951
)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2年
李玉堂,字瑶阶,1899年生于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大王桥一个地主家庭。兄弟姐妹七人,他排行老三。李玉堂7岁那年入本村私塾读书,15岁到广饶县第二区振华高等小学学习,毕业后,考入山东省工业专门学校。在读书之际,李玉堂亲眼目睹社会紊乱、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父老乡亲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的社会惨状。这激发了李玉堂的爱国热忱。李玉堂的家乡——大王桥村地处益、寿、临、广交界处,交通便利,城乡信息沟通,新文
周志开
(
1919
~
1943
) 梁山空战 1943年
周志开(1919—1943),出生于河北省滦县,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第七期毕业,曾任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的上空,周志开是胆识过人、技术出众的中国“空战英豪”,在短短五年的战斗生涯中,他驾驶的飞机曾被敌机射中九十九颗子弹,再加上一发炮弹,而他却创造了击落6架敌机的辉煌战绩。1943年12月14日,在湖北长阳县牺牲,时年24岁。[1-5]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
陈诚
(
1897
~
1965
) 鄂西会战 1943年
陈诚(1898—1965),字辞修,乳名德馨,别号石叟,青田高市乡人。家乡养正小学毕业后就读丽水省立第十一师范。1918年,插班考入省立体育学校,仅一月毕业。恰逢其父老友、同乡杜志运将军当选国会议员,请求提携,借一处州中学毕业文凭,冒名顶替投考保定军官学校,因成绩差未取,又经杜志远向主考官疏通,以预备生名义进入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军校停办,到新建粤军第一师第三团服务,并加
吴奇伟
(
1891
~
1953
) 鄂西会战 1943年
吴奇伟(1891—1953),字晴云,号梧生。广东大埔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19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1期毕业。北伐战争中,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三十六团参谋长、第三十四团团长、第十二师师长、第四军军长。1937年率部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战。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长江上游江防军总司令,在湘、鄂、粤对日作战。抗战胜利
方天
(
1902
~
1991
) 鄂西会战 1943年
方天(1902~1991),名仁高,别号天一、天逸,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五云镇水口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902)。早年就读于赣州省立第四中学,后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毕业后参加国民革命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国民党军一八五师师长,十八军、五十四军军长,十一集团军、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军政部军务司司长,军务署署长。民国26年 (1937)5月授予少将军衔。民国27
罗广文
(
1905
~
1956
) 鄂西会战 1943年
罗广文(1905—1956),重庆市忠县人。1924年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27年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1929年毕业回国,在广东黄埔军校任少校兵器教官和军官队队长。1931年在国民革命军18军14师炮兵营任中校营长。历任整编第18师师长、第18军军长、第4兵团司令、第15兵团司令等职,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抗日战争期间,罗广文率部英勇作战,始终拼杀在抗日第一线,战功累累,被誉为抗日
胡琏
(
1907
~
1977
) 鄂西会战 1943年
胡琏,汉族,陕西华州(今渭南市华州区赤水镇北会东方村)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属陈诚的土木系,国民政府统治大陆后期的著名将领。他与胡宗南并称“二胡”,前者号称“金门王”,后者号称“西北王”,但在蒋军中流行这样的说法:“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抗日战争中以第11师师长,于鄂西保卫战中死守石牌要塞,荣获青天白日勋章。解放战争中,率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18军参加内战。解放后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热门推荐
人物专题
人物分类
按出生时间
按去世时间
按姓氏
电视剧
电影
大学人物
历史事件
成语典故
词牌名
女性人物
今日关注
南宋四元帅
栗姓名人堂
现代三圣
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演员表
西北大学
电视剧《我的父亲我的兵》演员表
真姓名人堂
2015福布斯富豪榜(大陆地区)
电影《28岁未成年》演员表
电视剧《神犬奇兵》演员表
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演员表
喻姓名人堂
成语【不合时宜】典故及主人公介绍
兴姓名人堂
历史事件_东兴之战 相关人物介绍
电视剧《因为爱情有幸福》演员表
电视剧《拐个皇帝回现代》演员表
历史事件_官渡之战 相关人物介绍
电视剧《花火》演员表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电影《陆垚知马俐》演员表
电视剧《幸福在一起》演员表
钱姓名人堂
令姓名人堂
青姓名人堂
电视剧《归去来》演员表
成都武侯祠文臣廊14武将
中国古代十大太监
康熙四大辅政大臣
电视剧《男人帮》演员表
祖姓名人堂
电视剧《绝爱》演员表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十大大将
秋姓名人堂
夏侯姓名人堂
中国历代著名画家介绍
电视剧《神雕侠侣黄晓明版》演员表
清朝历任甘肃巡抚
电视剧《上书房》演员表
纳姓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