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以渐

旅景名人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 - [公元1609年-1665年,清朝兵部尚书,清第一位状元] - 东昌府区景点 东昌府区特产 东昌府区地名网 [手机版] -

  傅以渐(1609~1665) 字于磐,号星岩。今山东聊城东昌府区人,祖籍江西永丰县。 清第一位状元。
  知名学者、史学家。出身贫苦,幼年家境清贫,天资聪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经史熟记不忘,终成大器。傅以渐一生为官,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以清勤著称于世。他学识广博,精通经史,工于诗文,学者称星岩先生。傅以渐以状元而居相位,他鞠躬尽瘁,任劳任怨,以勤政清廉著称于世。
  1657年(顺治十四年)冬,因皇太后生病,两月内积压奏疏800余件,傅以渐奉旨代拟批阅,于三日之内处理完毕,受到顺治皇帝奖誉。他曾扈从顺治出行,在骑驴归帐时被顺治看见,因作为画幅,题“状元归去驴如飞”句。此画为傅氏后人藏于其聊城故居“御画楼”,画苑传为佳话。
  清世祖顺治三年三月十五日(1646年4月30日),清廷举行开国后第一次殿试,中进士,夺清代首科殿试状元。任宏文院修撰。次年,即充任会试同考官。顺治五年(1648年),任《明史》纂修官。顺治八年(1651)书成,任国史院侍讲。顺治九年(1652年)正月,又充《清太宗实录》纂修官。次年正月,迁秘书院侍讲学士;五月,迁少詹事;闰六月,提升为国史院学士;七月,受命教习庶吉士。1654年(顺治十一年)升迁任内秘书院大学士。顺治十二年(1655)正月,奉旨陈时务,又承命作《资政要览》后序;二月上疏安民大计,受到皇帝赞许,被加封为太子太保,改任内国史院大学士,充文、武殿试读卷官。当时正编写清太祖清太宗《圣训》及《通鉴全书》,傅以渐均任总裁官。又承旨撰写≮则衍义》,逢户部呈进《新编赋役全书》,也命傅以渐复核,倍受皇帝器重。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京察,傅以渐上疏自陈,乞罢归乡,皇帝亲批御旨:“卿辅弼重臣,醇诚朴慎,勤劳密勿,倚任方殷,岂可引例求退?著益抒猷念,佐成化理”(《清史列传》卷五)。次年二月,傅以渐与庶子曹本荣又奉旨汇注《易经》,仅用10个月的时间,编成《易经通注》一书。顺治十五年(1658年)二月,傅以渐偕同学士李蔚充任会试主考官。按旧例,考官入闱均携带书箱,而这一年却被定为禁例。傅以渐上疏请求:“凡出题应用书籍,敕部照例给发,庶免漏误”(同上)。经过部议决定:令内监察验以后,仍准携入。傅以渐因闱中咯血,又上疏乞归,说:“入闱七日,幸殊卷尚未誊进,乞赐另遣一员,同李蔚任事”(同上)。皇帝降旨说:“知卿偶恙,著力疾料理闱事”(同上)。傅以渐只好带病主考完会试。顺治十五年(1658)9月,清廷参照明代官制改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为内阁,大学士改加殿、阁衔,授为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十月请病假回原籍疗养,顺治十六年(1659年)十一月,因病休超过一年,自乞罢黜,皇帝旨命:“加意调理。稍痊,即来京入直办事。不必引请处分”(同上)。次年三月京察,傅以渐再次自陈乞罢,皇帝仍然温旨慰留:“卿清慎素著,佐理有年。著加意调摄,痊日即来京供职,不必求罢”(同上)。顺治十八年(1661),闻顺治帝崩,直京奔丧后,又以病告归。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清圣祖康熙皇帝即位,傅以渐再一次上疏乞归,遂解任回原籍。康熙四年(1665年)四月去世,终年57岁。葬于聊城傅家坟。
  傅以渐的先世有隐德。远祖傅回,明朝成化年间为县尹,生有七个儿子。其中的一个儿子,名叫傅祥,占籍聊城。后经过五世,传至傅以渐。
  傅以渐生来就聪颖敏慧,经史过目不忘。当生员时,逢明朝末,世道大乱,他昼夜参与守城,仍然手不释卷。清顺治二年,乡试中举。顺治三年,夺魁,授弘文院国史馆修撰。顺治四年,傅以渐出任会试同考官。五年,充明史纂修官。顺治八年,迁国史院侍讲。九年,充太宗皇太极实录纂修官、迁左庶子。顺治十年,累迁秘书院侍讲学士、少詹事、国史院学士、教习庶吉士。顺治十一年,升至秘书院大学士。顺治十二年,傅以渐奉诏陈述时务,他上奏安民策,甚合国情、顺君意,遂加封太子太保,成为后来继位的康熙帝的老师。以后改任国史院大学士。曾先后多次兼文武殿试读卷官、会试主考官等。他直言上奏,提出废除禁例、改革会考制。不数年,入为丞相,有谋略,笃实而言语谨慎。手握重权,位在高官,食不重味,衣着素洁,以清勤著称。顺治十五年,典会试,加少保衔。内院改内阁,授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自以官位显,升迁太快,以疾病告假。顺治十八年,又一次疏奏乞请辞职,盛年告归,杜门著书。
  他深得老子之学的真谛,每闻百姓疾苦,如同在自己身上,在乡里有义举时,他必定赞成。设身处地,对寒门素士与豪门没区别,奖掖后进,惟恐不及。待人从来没有疾言厉色的时候。
  傅以渐“雅怀清节,弁冕当代”。他学识渊博、精于稽考、严于治学。自准备应考时,他以壁为纸,焚香夜读,博通众书。为官后,他先后受命充《明史》、《太宗文皇帝实录》纂修官,作《资政要览后序》,撰≮则灾衍义》,复核《赋役全书》,修《易经通注》。可惜著述墨迹多毁于火灾。著有《贞固斋诗集》。
  历史典故
  傅以渐的父亲因儿子中了状元,在朝廷做了大官,四邻八乡的人只要一看到他,都会翘起大拇指,把他称赞一番。当地县老爷是他的座上客,常有事没事向他请教。久而久之,傅老太爷听惯了人家的恭维话,不由趾高气扬起来,与人说话的噪门大了,待人接物也就势利起来。 他闲居在家。忽然一天,他邻左边邻居来到他家,一揖到地对他说:“老兄弟,有件事想与你商量……”傅老爷没等人家说下去,就大声地说:“商量什么?”邻居因有求人家,只得低声下气地说了下去。原来邻居是为三尺房基,想与他商量。傅老太爷不听犹可,一听便呼地站了起来,虎着脸说:“这是我家0的遗产,有什么好商量的?”邻居碰了一鼻子灰,只得灰溜溜地出了傅家。 邻居的两个儿子想想气不过,就找上门去与傅老太爷评理。可是,傅老太爷没等两兄弟开口,就叫家人把他俩赶出门去。两兄弟一气之下,就来了个先下手为强,请来泥水匠用干石灰,把傅家的三尺场地勾划了进去…… 傅老太爷见邻居胆敢到泰山头上来动土,气得火冒三丈,连忙叫五六个家丁拿了棍棒上前阻挡。邻居的两个儿子并不买账,急忙跑回家拿出了锄头、铁耙……一时两家争执不下。
  前来围观的人见傅家仗势欺人,都不服气,纷纷指责傅家蛮不讲理。傅老太爷赶忙派人去县衙请县老爷,县老爷见此情景,也只是在两家中间用好言相劝…… 傅老太爷回到家,便一0坐到大厅的太师椅里。他越想越气,赶忙叫家丁拿来文房四宝,给在京城当大官的儿子傅以渐写了信。信的大意是,邻居为造房,无故占用我家三尺屋基。为此,与邻居几乎大动干戈。要儿子写信到县衙,打赢这场官司。信写好以后,便派得力家丁星夜赶送。十天半月以后,傅以渐接到家书。他拆开一看,不禁坦然一笑,立即挥笔写了回信,并附诗一首: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傅老太爷看了回信,又细细体味了儿子附上的那首诗,感到儿子说得对。当晚,他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他主动找到邻居门上,表示愿让出三尺屋基。邻居见傅家主动相让,也让出了三尺屋基,结果各让三尺。邻家房子造好了,这六尺地方就成了一条小巷,后人便称为“仁义胡同”。傅以渐一封家书,使干戈化玉帛的事,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
  [以上内容由"110"分享。]


傅以渐相关
同年(公元160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665年)去世的名人:
洪承畴 (15931665) 中国古代十大谋士,中国智商最高的十个人,清朝兵部尚书 福建省泉州南安

下一名人:傅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