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承天

旅景名人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 - [公元370年-447年] - 郯城县景点 郯城县特产 郯城县地名网 [手机版] -

  何承天(370—447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南朝著名无神论思想家、天文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何承天的母亲徐氏是东晋大学问家徐广的姐姐,因此,他虽然五岁丧父,但从小仍受到了良好教育。经史百家、各种书籍,无所不读。而立之年,何承天做了南蛮校尉桓伟的参军。但不久桓伟的弟弟起兵反叛,何承天怕受牵连,辞职回到了他叔叔何肹做县令的益阳。东晋末年他曾出任浏阳县令、太学博士。南朝宋时,他出任荆州刺史谢晦谘议参军、领记室。后入朝任尚书左丞。元嘉十六年(439年),任著作佐郎,撰国史。随后,转任太子率更令。元嘉十九年(442年),立国子学,以本官领国子博士,后迁御史中丞。元嘉二十四年(447年),何承天升任廷尉,还没到职,宋文帝又让他改任吏部尚书,但由于在尚未正式任命之前何承天将这一任职泄露了出去,触犯了朝规,被罢官免职。同年病死家中。
  何承天通今博古,他的才学很为时人所重。当时,宋文帝比较重视文化教育,曾立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学,何承天则主史学。宋文帝也经常派人向他请教。有一次在挖掘玄武湖时,挖到一座古坟,在坟的外层发现一件带柄的铜斗。何承天立即认出这是王莽的威斗,并据此推断出坟墓是王莽的三公之一大司徒甄邯的。当把墓打开,石上果然刻着“大司徒甄邯之墓”时,在场的宋文帝和群臣甚为叹服。据《宋书》等记载,何承天曾将《礼论》800卷删减合并为300卷。又说他自元嘉十六年起受命撰写“国史”,他死后大史学家裴松之“受诏续修何承天之《宋史》”,可惜何承天的史学著作没有留下来。据载,何承天的著作有《礼论》、《分明士礼》、《孝经注》、《纂文》、《姓苑》等16种。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何承天对佛教的神不灭、因果报应和空无思想作了大胆的批判,在思想史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当时,秦郡人慧林著《黑白论》,公开反对佛教的神学思想,受到了僧徒们的攻击。为此,何承天先后写出了《性达论》、《答宗居士书》、《报应问》等论文,支持慧林的观点。何承天认为,精神不能离开形体而单独存在,形体不存在,精神也就消灭了。他用“有生必有死”的观点驳斥佛教的“神不灭”,他说“生必有死,形毙神散,犹春荣秋落,四时代谢,奚有于更受形哉?”(《性达论》)。针对佛教宣扬的“因果报应”,何承天依据当时的科学和常识,从“报应”违反事实,“来世”没有根据、“无欲”是虚伪的欺骗三个方面进行了批判。他指出,日月运行,风云雷电,都是自然现象,不是什么神的指使。鹅只吃青草,不吃荤腥,可最终要为人所食,燕子捕食飞虫为生,人们却都爱护它。所有这些也都是自然现象,也不是什么神的指使。概括起来,何承天对佛教的批判有四个特点,一是他能利用一些科学上的成就进行批判;二是他不仅批判了佛教的“神不灭”、“因果报应”、“三世轮回”的思想,而且涉及佛教把世界看成“空无”的唯心主义观点;三是他对佛教和中国传统思想进行了对比,使人们看到外来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之间的不同;四是何承天论战的对手大多是名人贵族,表现了他不畏权势的斗争精神。
  何承天还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在天文历算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做出了重要贡献。何承天的舅父徐广曾观测天象40余年,何承天继承了徐广的研究成果,又亲自观测了40多年。元嘉二十年(443年),何承天创制成了一部新历法,并报奏朝廷。两年之后,这部历法被定名为《元嘉历》由朝廷颁布全国实行。何承天在他的《上元嘉历表》中指出,天体现象的运动既有一定规律,又在不断变化,应当根据天象的变化来使历算符合它,而不能要求天象的变化来符合我们的历法。同时,他在《新历叙》中,还批判了根据谶纬先“立元”(确定正月是那个月)的反科学历法观,主张重视对天象的实际观测。正是由于这一科学态度,使得《元嘉历》比以前的古历十一家更为准确,为唐宋历法家所采用。
  何承天的著述,《隋书·经籍志》著录文集20卷,已佚,明人辑有《何衡阳集》。
  [以上内容由"11111111"分享。]


同年(公元370年)出生的名人:
刘道规 (370412) 南朝宋宗室大臣 江苏省徐州鼓楼区

同年(公元447年)去世的名人:
萧承之 (383447) 南朝刘宋著名将领 江苏省常州武进

下一名人:王锡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