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人

旅景名人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公元1909年-1969年] - 奉节景点 奉节特产 奉节地名网 [手机版] -

  李重人(1909~1969),当代名医,原名伦敦,小名奉生,四川奉节县柏杨坝人。
  一、生平简介
  李重人自幼聪颖好学,4岁开始读书、练字,及长随父及父挚郑仲宾学医(两位均是川东名医)。他刻苦专研,对内、难、伤寒、金匮等古典医籍,造诣颇深。李19岁开始为人诊病。民国18年(1929),20岁的他随父迁居万县行医,于实践中深得其父真传。民国19年,他到上海考察中医状况。返万后,主张中医应吸取现代科学知识,学习西医之长,自此开始自学西医。民国22年其父病逝后,他继承父业在万县城内文明路(现今的三峡电影院)开设“尊生药室”,既应诊又兼营中药。施治中注意医药并重、三理(生理、病理、药理)兼究,改诊室名为“三理斋”,运用所学,结合临床,疗效显著。民国24年,在环城路开办起华中医院,任医务主任。同时,创办《起华医药杂志》及《医铎周刊》,发行全国,及时进行学术经验交流。
  抗战发生后,他将诊所迁西山公园“霏影阁”,为避空袭,将住所迁至王家坡乌龙池,寓所名“龙池山馆”。抗战胜利后,在西山路新建简单医寓,直到解放。解放前,李曾较长时间任万县中医公会理事长。
  解放后,先后任万县市军管会咨询委员会委员、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市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委员。
  1950年秋,李重人赴京参加第一次全国中华医学会后,回万倡办中医进修班(后改为进修学校,并任副校长)。
  二、医学贡献及成就
  1951年又带头创办万县市第一联合诊所。其后,在他的努力下,市内7个联合诊所相继成立。其间,总结出“简、便、验、廉”(即用药精少、服用方便、疗效可靠、花钱要少)四字用药方针,为全市医药界普遍采用。1954年秋,李调到成都中医进修学校(今成都中医药大学)任教,在此期间编写教材《中医病理与诊断》(上下册);撰写《丁甘仁遗方歌括一百零三首》(1982年7月,定为成都市老中医经验讲习班的讲义)。
  1956年1月,李调任中央卫生部中医司教育科科长。着手筹建北京上海、成都、广州4所中医学院;主持编写中医学院教材第二版;在河北保定参与整理河北全省广大中医贡献的十万金方;起草卫生部向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呈送的《关于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总结报告》。毛泽东在这个报告上批示:“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此后,中医在全国医务界的地位有显著提高。
  1962年,李调北京中医学院任副教务长兼中医系副主任、院务委员会委员。他与全国著名专家秦伯未、任应秋、陈慎吾、于道济联名写出《对修订中医学院计划的几点意见》(称“五老上 书”),建议用四年半学习中医,一年半学习普通课和西医课,“五老上 书”系中医学教学改革的大事,在我国中医教育史上有重要影响。在京期间,由于李工作业绩突出,曾应邀出席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科技人员的宴会,并登上天安门观礼台观礼。李重人善诗词,喜书法,长于行书,民国37年秋曾与穆守志、余仲九、胡颓子等人合作在万县市西山公园举行“逸光书画展”。
  “文革”中,“五老上 书”被诬为“五鬼上 书”,李惨遭揪斗,致使身心倍受摧残,以致患病不起,不幸于1969年1月7日逝世。1978年8月26日,北京中医学院党委为李平反昭雪,1979年3月15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其举行追悼会,纪念他为中医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以上内容由"襄广新闻台(FM104)"分享。]


同年(公元1909年)出生的名人:
谭志诚 (19091944) 抗日英烈 湖北
黄重厚 (19091941) 抗日英烈
陈钦文 (19091941) 抗日英烈

同年(公元1969年)去世的名人:
孙醒东 (18971969) 农学家和农业教育家 江苏南京

下一名人:张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