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 [?-738年] - 安福县景点 安福县特产 安福县地名网 [手机版] -
唐代佛教禅宗高僧行思,今严田乡龙云下村人,俗姓刘,名行思,为刘遐(晋安成太守)十二世孙。刘遐以官祠家笪桥,传至十世祖延公为隋尚书。隋亡后,弃官归里,由笪桥迁居龙云下村。行思开山青原,为禅宗七祖,唐僖宗宗谥为弘济禅师,塔曰“归真”。
行思出生地,二水合襟,四山环抱,山青水秀,田活土肥。原为官宦人家住处。离村不远有一宝云寺。行思出生于唐高宗年间,幼年出家于宝云寺,与寺中和尚谈论佛法,思索佛教真谛。他听说广东韶关曹溪惠能师席化,便翻山越岭径往参礼,得惠能大师所开创的禅宗真谛,深为大师器重,被列为上首,留在惠能身边,帮助推展法务,解答师弟们的各种疑问。
一天,惠能大师对行思说:“自古以来,佛教是衣法双行,经衣钵为传授法嗣凭信。我自接受五祖衣钵以来,遭受很多磨难。我的身后,为法嗣衣钵争竞者必多,现在我得到了你,何患天下不信?传世的衣钵就在我这里留镇山门,你当外出分化一方,使禅宗延续,无令断绝”。行思谨遵师命,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回到故乡吉州,归主青原山安隐寺(安隐寺在北宋崇宁三年(1104)因徽宗敕赐“净居寺”而易名至今)。不出几年,名声传遍整个江西,四方禅客云集。一次,一个和尚问行思,什么是佛法大意?行思反问道:“庐陵米么作价?”真是叫人摸不着头脑。这正反映了禅学的思辩特点。他是在说,佛法就在米价之类的日常生活中,而不在玄妙的神秘境界里。
行思度众甚多,其中最有成就的算希迁和尚。希迁原是六祖慧能的信徒,行思归主青原后,希迁千里跋涉来到青原山,拜在行思门下,成为行思的高徒。行思圆寂后,希迁离开青原山,在南岳衡山南寺东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结庵修行。人们称他为石头和尚。希迁身后有三个高徒,即药山惟严、天皇道悟、丹霞天然,分别开创了禅宗青原法系的曹洞、法眼和云门三宗。
行思早年在家乡从事佛教活动,晚年最主与家乡山水相依的青原山,直接或间接影响和推动了安福佛教的发展。唐朝一代,县境内建有尊胜寺、国清院、耿峰院、香积寺、文江院、白竺院、富池寺、保安院、宝云寺等著名佛教丛林,代有高僧辈出。宋时,禅宗之青原法系为曹洞宗传入日本,广泛浒于日本武士和中、下层人民中,成为日本的佛教正宗,现分化为15个支派,拥有信徒680余万人。此外,曹洞宗还传入朝鲜和越南。
唐开元十十六年(738),行思圆寂,肉身坐化于塔中,名闻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