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 [公元1841年-1902年,义和团首领] - 威县景点 威县特产 威县地名网 [手机版] -
赵三多(1841-1902),义和团首领。又名洛珠。字祝三、祝盛。人称“赵老祝”。世代务农,少年时家境贫寒,扛过活,青年时曾以贩碗为生,早岁即习“梅花拳”。在与教会势力对抗时,因门规“梅拳弟子,不得以武犯禁、滋事”,同时也为避免连累师门,改称“义和拳”(后称“义和团”)。在山东直隶两省交界地区各村镇广设拳场,收徒先后达两千余人。
1842年,赵三多出生于威县沙柳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他拜梅花拳传人张如纯为师,学得一身好武艺,好打抱不平,后来当了拳师,很受人拥戴,在各地设场授徒,先后招收弟子二千多人,成为远近闻名的梅花拳首领。
1897年春,赵三多与阎书勤等二千多人在梨园屯“亮拳”三天,借此向教会势力和官府-,也是义和拳开始转向武装斗争的标志。此后,梨园屯教会势力寻衅,赵三多则率领义和拳攻打梨园屯教堂,杀死教民2人,使义和拳的声势大振。赵三多加紧联络拳众准备起义,各地拳众纷纷向沙柳寨一带集合,起义遂成一触即发之势。
1898年10月25日赵三多与阎书勤、姚文起(也称姚洛起)、朱九斌、刘化龙、项得胜等人集合义和拳众3000余人,在冠县蒋庄(现属威县)马场祭旗起义,竖起“助清灭洋”大旗 。接着率领起义队伍先后攻打本村及红桃园、小里固等村教堂,队伍逐渐发展壮大。11月上旬,赵三多率部众在威县侯村、魏村一带迎战清军,拳民队伍严重受挫,赵三多怕造成更大损失,决定化整为零分散活动,以图再举。
1899年5月17日,赵三多等人决定将义和拳改名为“神助义和团”,增强了迷信色彩。1900年5月2日赵三多、阎书勤等人在直隶枣强县卷子镇再度举起义旗,宋赤子率领的神拳民众也赶来参加,并开展均粮斗争,强令富户将粮食分给农民。无以糊口的广大饥民纷纷参加,队伍迅速发展到万余人。赵三多带领团民攻打景州朱家河教堂,杀死了许多教民。
1901年屈辱的《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将巨额的赔款负但转稼到了广大劳苦大众身上。人民群众掀起了抗捐斗争。广宗县景廷宾于1902年4月23日在巨鹿县厦头寺宣告起义,提出了“扫清灭洋”,“-”的口号。赵三多率义和团余部加入起义队伍,被推为主将,攻打威县。袁世凯派段祺瑞率兵前来镇压,赵三多突出重围至巨鹿县姬家屯遭武举樊炳纲出卖被俘,在南宫监牢-7天而死,终年62岁。由于赵三多最早举起义旗,威县便成为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
同年(公元184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0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