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鳌

旅景名人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公元1902年-1978年] - 揭西县景点 揭西县特产 揭西县地名网 [手机版] -

  张海鳌(1902~1978年),原名天赐,本县河婆镇溪角村人。幼年双亲去世,随祖母、叔姆生活,就读本村私塾。
  1919年“五·四”运动时,张海鳌在梅县广益中学读书,积极参加 活动。因反对教会学校奴化教育,被开除学籍。次年赴上海,进南洋中学就读,后又转学汕头喾石、广州潮州旅省中学。此时,他参加谭平山主持的“社会主义讲习所”活动,并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张海鳌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中国大学,参加“创造社”活动,写小说、作新诗,抨击现实社会的黑暗。1924年参加改组的国民党。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左派在北京筹办“中山公学”,张海鳌被派往广州筹款。因形势的变化,他转入中山大学教育系学习。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张海鳌认清了国民党 派的真面目,毅然脱离国民党。
  1928年,张海鳌毕业于中山大学,后赴广西梧州,在女子师范学校任教。翌年,又回广州中大附中任教。1932年,任广西省教育厅出版科科长,主编《教育论坛》、《教育周报》和《南宁日报》的《星星周刊》,发表了《由中国农村谈到农民教育》等进步文章。后又到广西师范学校任教。
  1934年,张海鳌赴印度尼西亚,任《巴城新报》驻东京通讯员,因撰文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阴谋,被驱逐出境。1935年秋,他回广西南宁,任《民国日报》。1936年,任广西教育厅专科视察员,同时参加中国共产党。1937年至1940年,任广西建设干部学校组织股长、地下党支部书记。1941年,任广东设计考核委员会专员,7月被国民党逮捕入狱,于1943年底释放。旋即回家乡河婆中学工作,连任校长4年。他在任职期间,学校增办高中部,使当地学生能就近入学,减轻家庭负担;同时还聘请了一批进步教师;向青年学生灌输革命思想。解放战争期间,学校师生纷纷参加潮汕人民抗征队,为革命队伍输送了大批人才。
  1948年春,张海鳌受河中董事会委托,准备到南洋捐款,因国民党当局下令通缉,只得留在香港,改名张叔平,在培侨中学任教。1949年春,党组织派他接管河婆中学,7月调潮梅行委会工作,9月参加华南工作团,10月进广州。1950年至1953年,他先后任广东省文教厅办公室副主任、省文教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广州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文革”期间,张海鳌受尽摧残,卧床不起,1978年11月在广州逝世,享年76岁。
  


  溪角村  溪角村地处县城河婆的中部,是河婆的城中村,交通便利。全村有631户共2529人,耕地面积298亩,村民以外出打工、务农、工商为主,村集体经济收入5.4万元年,人平均收入5736元年。溪角村有党支部书记1名,村委主任1名,共有4名村干部,现有党员56名。…… 详细++

同年(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8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