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2年-1943年] - 陆丰市景点 陆丰市特产 陆丰市地名网 [手机版] -
郑建文(1912-1943年),名经,陆丰县东海镇真君社人。因家贫,13岁才人学。父郑懿艺以摆小摊卖鱼为生,善经营,30年代起生意逐渐起色,成为当地一贩鱼大户。民国19年(1930年)郑建文进陆丰县立一中读乡村师范班,民国22年进入广东省立第一师范就读,民国25年考进广东省国民大学,在校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27年10月,日本侵略军进犯华南,广州沦陷,郑建文随校北迁韶关。民国28年春进设在连县星子镇的广东省行政干部训练所受训,是年结业。广东省政府任其为陆丰县政府督导员(副县级)。经中共广东省委介绍,与中共海陆丰中心县委书记郑重接上单线组织关系,开始为地下党工作。是陆丰青年领袖。
郑建文返陆后,陆丰县抗日动员委员会直属工作团(以下简称动工团)成立,郑建文兼任团长,陆城进步青年60多人参加。动工团成立以后在全县各地公演抗日救亡歌剧及张贴标语,发传单、晨呼、演讲和慰问抗属,推动陆丰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民国29年(1940年)初,中共陆丰县委为取得龙山中学控制权,由郑建文带领学生骨干——地下党员庄岐洲、陈编等会见县长张化如(进步民主人士),聘到与中共有联系的梁荫源为龙山中学校长,梁则聘郑建文兼任校军事教官。在此期间,地下党吸收了一批进步青年参党。至民国30年7月,共有60多名党员毕业生奔赴海陆丰各地,为抗日救亡及革命事业工作。此时的龙山中学被誉为革命摇篮。
民国30年(1941年)3月28日,日寇入侵陆城,3天后撤去。入侵前,国民党党政人员及驻军撤往山区。日寇撤走后,股匪猖狂,日夜进城骚扰抢劫,百姓惶惶不可终日。郑建文挺身而出组建第一区联防委员会,担任主任之职,任命地下党员郑学龄为联防队中队长,稳定了陆城混乱局面。
同年5月,县大队四中队一班长受人指使,故意闯进学生演出剧场捣乱,被维持秩序的学生抓送县军事科,次日,县大队纠集20多人,身着便衣,在闹市滋事殴打龙山中学学生,蓄谋扩大事态。郑建文为保卫龙山中学和在校地下党组织安全,立即加强戒备,夜间派出武装,便衣到校巡逻,并发 械供学校自卫,在联防队内做好战斗准备,彼此相持五六天,事态终于平息。
民国30年(1941年)春,陆丰闹饥荒,郑建文为民请命,要求当局救济灾民,组织动工团团员于米墟关爷庙前设站,早晚两次施粥。并组织工作队,协助省救济队深入调查灾情,制定救济方案,保证赈款及赈物如数发到灾民手里,不让-中饱私囊。另外当时县城许多小学教师,春荒时本来生活就艰难,工薪还遭当局拖欠和克扣,郑建文协同地下党党员教师.带领县城小学教师罢教 ,并动员地方开明人士支持教师,一道声讨教育基金会,迫使教育基金会还清克扣和拖欠工资,还另加薪25%。郑建文对生活有困难的同事,慷慨相助,对于学生也不例外。龙山中学学生王献芝(共产党员),其父于海丰田墘遭国民党镇长暗杀,并扬言要斩草除根。郑获悉后,即接其在家避难,以免遭不测。许多人感激其为人,总想送点礼物以表谢意,均被他婉谢。
民国32年(1943年)农历9月28日,郑建文终因积劳成疾,不幸逝世,年仅31岁,时吊丧者,络绎不绝,出殡之日,有很多人送葬。翌日,陆丰《国民日报》刊出郑建文逝世消息:“……我辈失朋友,国家失栋梁……”
郑建文生前,龙山中学校长梁荫源赠词云:“为人所不能为,为人所不敢为,为人所不屑为;言人所不能言,言人所不敢言,言人所不屑言”。
由于当年与其单线联系之海陆丰中心县委书记郑重早随东纵北撤,又长期在外工作,郑建文参加地下党斗争的史迹未为当地人所知,以致建国后曾被定为-官吏,妻儿受株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1985年中共陆丰县委为郑建文平反昭雪,恢复其中共党员政治身份,并给其家属以革命干部家属待遇。
同年(公元191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