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86年-1933年,辛亥革命元勋] - 桃源景点 桃源特产 桃源地名网 [手机版] -
胡瑛原名祖懋,字敬吾,后改名瑛,字经武,号宗琬。其父以知县候补湖南,遂迁居桃源,胡瑛幼年时,父兄先后去世,家境贫寒,靠母亲雷氏女红洗衣为生,戊戌变法前夕,胡瑛去省城读书,接触到维新思想,不久变法流产,他目睹国家主权横遭外国列强践踏,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产生了救亡图存的爱国思想。
1903年夏,黄兴从日本留学回国,在长沙明德、经正学堂执教,课余之暇,时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胡瑛这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经正学堂,受黄兴影响,宣传革命甚力,遂为黄克强高徒。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冬,胡瑛结党暗杀劣绅王先谦未遂,被开除学籍,得曹亚伯之助,逃赴武昌,由于认识到革命非运动军队不可,运动军队,非亲身加入军队不可,遂经黄兴介绍到武昌第八镇当兵,展开军运工作,在士兵中散发《革命军》、《猛回头》等进步书籍。光绪三十年(1904年)2月,年方20的胡瑛参加黄兴、宋教仁组建的华兴会。7月,胡追随刘静庵、宋教仁等组建革命机关“科学补习所”,又与宋教仁在武昌成立华兴会支部。预定当年10月10日起义的消息泄露,机关被查封后,他避居鹦鹉洲,任汉口《大江报》和《日报》主笔。次年初,胡与湖北籍王汉侦知排汉干将铁良(满族人)即将离开汉口北返,遂约刺铁良于大智门车站。不料两人抵车站时火车已开出,行刺未遂,王汉被巡逻兵紧追而投井身亡。胡瑛募金收其遗骨殓葬后,旋潜赴日本东京求学。
入日本士官学校不成,转考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仍积极进行革命活动,被选为中国留学生学会会长。8月,同盟会成立,胡瑛入盟。《民报》创刊后,他协助主编张继,常为之撰稿,同年11月,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会上,胡瑛慷慨激昂,痛陈日本政府横暴无理,并和秋瑾、陈天华提出全体同学退学归国的主张,后经辩论,为在日本进行革命活动之便,继续留日学习。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12月,胡瑛奉孙中山之命回国,拟到长江中、下游流域酝酿起事,以声援萍浏醴起义。刚抵武昌,正值湖广总督张之洞悬赏缉捕起义者,胡和张难先被逮捕,他在狱中做绝命诗:“昆仑紫气郁青苍,种祸无端竟白黄; 仗剑十年悲祖国,横刀一笑即仙乡。 河山寂寂人何在,岁月悠悠恨更长; 我自乘风归去也,众生前路苦茫茫。”此案一直拖到1909年才宣判,被判终身-,当时的典狱长谈国华看他一表人才,善言辞,能诗文,就把女儿许配给他,这样狱中成婚,岳父大人考虑到女儿的夫妻生活,专门在监狱里给女儿女婿设了个单间,据说单间里有书有报,还有先进的抽水马桶,老胡就在这种条件下,继续坚持革命,广泛会晤外界革命志士,策划武昌起义活动。
宣统三年(1911年)1月,蒋翊武、詹大悲等在武昌组织革命团体“文学社”,身陷囹圄的胡瑛参加该组织,并为其领导人之一。 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胡瑛12日出狱受命为军政府外交部长。胡瑛亲临汉口各租界,宣传中国革命宗旨和军政府的对外政策,赢得友邦的理解与支持。当时长江中、下游流域各省虽已响应起义,但东北各省犹存观望。胶东一带海口如青岛、烟台、威海等处,外侨云集,地处东北咽喉渤海湾一侧,若不促其据守势力倒戈,则可能导致清王朝龟缩东北,负隅顽抗。于是,孙中山任胡瑛为山东都督,率海军赴烟台,遂使青岛、威海等埠相继易帜,归向革命,清廷益为震惊。但这时山东的广大地区仍在清朝巡抚张广建手中,南北和谈后,张广建拒不承认胡为都督,向袁世凯建议:“胡瑛才气有名于时,与黄兴为至戚 ,其占据烟台,本意牵制直隶、东北,只以宣布共和后,不得显呈其雄图,其心恐有不甘,请调京以控制。”袁世凯遂免去胡的都督职务,调到北京,又发表他为新疆青海屯垦使。
民国元年(1912年)8月,中国国民党组建于北京,胡瑛为该党党员,并于不久的国会选举中当选为参议员。宋教仁被刺后,他弃职赴上海,参加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赣宁之役失败后逃亡日本。民国3年9月,胡瑛的岳父饶智元及其亲友被袁世凯的-以“乱党”罪名杀害,胡瑛的妻女逃亡日本避难。是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胡瑛参与黄兴、覃振等人组建的欧事研究会。该会主张在欧战的形势下,应把“首在维护国家,愿政府一意对外”作为宗旨,甚至认为必要时可以“联袁对外”。黄兴亦主张派人回国摸底,以期与袁谈判。此时,袁世凯称帝活动紧锣密鼓,杨度等人到日本活动,劝说国民党人回国。黄兴利用这个机会,商请胡瑛回国,并告以乘机帮助蔡锷脱险以及讨袁计划。胡瑛不顾家仇和本身利害,于民国4年春回国。到京后,便与蔡锷暗中联络,常密会于八埠,时人以为其二人放浪形骸,同为“靴友”。为了不让袁世凯怀疑,在帝制活动中,蔡锷在将校团签名,表示赞成帝制。胡瑛为应付局面,参加了筹安会。胡瑛与日公使馆取得联系,为蔡锷脱身进行安排。一夕晚间,蔡锷在小风仙处请客,胡瑛借机送蔡锷赴崇文门车站,由日本使馆人员送蔡至天津,乘轮赴日本。胡瑛引参加筹安会为最大憾事,曾说:“胡子(指黄兴)要我回国设法脱蔡出险,任务虽属完成,然不善自处,致蹈铄金之诮,谓之胡哉!”
民国6年,孙中山揭起护法旗帜,各省接踵响应。征得孙中山同意,胡瑛应邀与张学济、周则范、田应诏和林德轩等人组建湘西军政府,后与唐继尧取得联系,胡瑛为靖国军第三军司令。该军后被王正雅联合刘承烈的部队所击溃,胡瑛仅以身免。赵恒惕主政湖南,任命胡瑛为水口山矿务局协理,但未到任,请人代理。谭延闿主政后,胡瑛辞职赴粤。第二次直奉战争前,孙中山令胡瑛北上,联系冯玉祥、胡景翼,并观察北方大局情势,联合发动北京政变,使得曹锟、吴佩孚的统治迅速瓦解。事后冯玉祥任命胡瑛为国民第一军高级参议。民国14年1月,胡景翼都豫,胡瑛应胡景翼邀请赴汴,任过短期的第二军总参议。北伐在即,胡瑛赴粤后,被委任为广东政府驻晋代表。胡瑛住太原,做阎锡山的工作响应北伐。民国17年7月至次年1月,胡瑛任北运河局局长。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胡瑛支持冯玉祥、阎锡山倒蒋,策动蒋系熊式辉、钱大钧驻苏浙第五师师长刘世钧起义,胡瑛被任为第十路军总指挥,后因阎锡山承诺的军费未兑现,起义未成功。冯、阎失败,蒋介石侦知胡瑛、刘世钧密谋,下令逮捕了刘世钧。胡瑛得到南京友人的通知,离南京到湖南何键处避难。何键畏蒋,给胡瑛一笔钱,令避他处。民国20年夏,胡瑛赴汉口租界彭渊恂家。是年长江大水,胡瑛住的地方亦被大水所浸,他在楼上数月,热湿气熏蒸,加上经济拮据,营养不良,患肝腹水病,愁苦不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淞沪战起,各方人士呼吁共赴国难,覃振、傅汝霖趁机向蒋介石为胡瑛进行疏解,取消逮捕令。
覃振邀胡瑛到南京。胡瑛因与日首相犬养毅相识,并有不少朋友是在野党或知名人士,愿意赴日本做工作,阻遏其侵华政策。蒋介石同意拨给经费,助成此行。但胡瑛终因病情恶化,住进中央医院治疗,只得以待时日。不料手术消毒不良,手术后第7天在南京溘然长逝。年仅48岁。身后囊空如洗,赖国民党耆旧覃振等人为之请恤,方得成殓。胡瑛遗著有《胡都督选集》 。
[以上内容由"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分享。]
经历历史事件:
中原大战 (公元1930年)
辛亥革命 (公元1911年--公元1912年)
同名人物:
同年(公元188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