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卿

旅景名人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 - [?-1618年] - 历城区景点 历城区特产 历城区地名网 [手机版] -

  赵世卿(?—1618年),字象贤,历城(今属山东济南市)人,明代政治家。万历中期担任户部尚书9年,致力于明代财政的整顿。在神宗刚愎自用、挥霍无度的情况下,他精心筹划,确保了明朝财政艰难地维持下去。他谏止神宗派遣矿监税使加重对百姓的掠夺,为朝野上下所称道。
  赵世卿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授为南京兵部主事。万历改元,居正以首辅佐少年神宗,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居正的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有些措施过分严厉。例如,各地每年死刑犯都硬性定数,完不成受罚;地方官催征赋税,不满九成要降调等等。赵世卿反对张居正这些举措,上疏劝神宗宽大为怀,开放言路,被张居正以“不谨”之名免职归里。
  张居正死后,赵世卿复出。初为陕西副使,后升户部尚书,此后直到万历三十八年挂冠而去,共担任此职务9年。9年间,赵世卿克尽厥职,事无巨细、必自躬亲,出入算计、酌为调剂,保证了国家财政正常运转。神宗是中国历史上最贪财好货的皇帝之一,国家拨给皇室的银两他嫌少,常常下令从国库中提取银钱放到他的名下,花用起来毫不知撙节。在他的大肆挥霍下,国家财政日渐困难。万历二十四年起,神宗派出大量太监到全国各地收税和开金银矿,称为矿监税使。这些人带了大量爪牙,到地方后根本不开矿,而是横征暴敛,甚至明火执杖、公开抢劫。短短几年,闹得天下乌烟瘴气,各地都爆发了反对矿监税使的斗争。社会动荡、矛盾激化。赵世卿身任掌管财政的户部尚书,对此有切肤之痛。他多次奏请神宗恢复内供金花银100万两的原额,不要额外搜括国库。同时,请神宗将宫内金银拿出一部分来用作军饷,以缓解国家财政危机。神宗每次都气得骂不绝口。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赵世卿奋然上疏,要神宗罢除矿监税使。他指出神宗派遣矿监税使是“聚悖入之财,敛苍生之怨”。提出矿税有五可罢。一是君德贵俭,为君德计不可不罢;二是多取招尤,为宗社计不可不罢;三是太监聚敛,为国体计不可不罢;四是全国萧条,为民困计不可不罢;五是影响国课,为财政计不可不罢。同时明确告诫神宗:民心即天心,若一意孤行,必失去民心,“丧乱可虞,揭竿非远。”赵世卿此疏一出,朝野传诵,“洛阳纸贵”。大小臣工纷纷上疏请停矿监税使,神宗终于在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罢除了这一弊政。
  在国家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神宗还不醒悟。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七公主下嫁,神宗又让国库拿几十万两银子,世卿坚决不给,神宗不得已,减了三分之一,世卿还是不给。神宗只好再减掉三分之一。神宗的爱子福王在京师崇文门开店,与民争利,赵世卿上疏竭力谏阻,神宗根本听不进去。赵世卿见国事日非,又感自己回天乏术,遂萌生去意。他接连15次要求致仕,神宗都不批准。
  赵世卿为人正直干练。他曾在万历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兼署吏部尚书。他不搞任人唯亲,不搞小圈子,推选任命官员皆看本人能力品质,无所偏倚。因此,为朝野所重。但是,当时官场风气已经非常腐朽,党派林立。赵世卿独立独行,当然受别人排挤,这更加剧了他对仕途的灰心,去志更坚。在连上十几本神宗不理不睬的情况下,他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秋写了辞呈,挂冠封印而去,在北京城化装候命。谁知神宗倦怠已到极点,他去城外破庙里住了一年多,也没等来神宗的批示,只得乘一柴车径自弃官归家。在故里闲居7年后,赵世卿病故,赠官太子少保。
  [以上内容由"assk"分享。]


同年(公元1618年)去世的名人:
吕坤 (15361618) 明末唯物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 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
吕天成 (15801618) 晚明戏曲理论家、剧作家 浙江省宁波余姚

下一名人: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