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量

旅景名人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渝水区 分宜县 新余市景点 新余市特产 新余市地名网 [手机版] -

  “观众朋友,您好,这里是江西新闻联播节目,欢迎收看。”每晚6点30分,打开江西卫视,都会出现一张稳重而帅气的面孔,他浑厚洪亮的声音已经传遍江西的千家万户。
  主持播音的叫翟量,已被江西的观众们熟悉了整整10年,被称为江西的“省脸”。8月初的一天,中国江西新闻网记者来到了江西电视台,探访荧幕背后翟量的真实人生。
  江西电视台新闻部播音科科长、江西卫视新闻播音员、江西省青联委员翟量。
  人生首次播音成笑话 下决心把普通话学好
  翟量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矿工家庭。9岁那年,父亲在一次矿难中不幸去世,生活的重担从此便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万幸的是,翟量的姑姑和姑父在北京当医生,家境比较好,他们把快要交不起学费的翟量,从新余矿山子弟学校转到了北京的国家煤炭部子弟学校继续读书。
  初到北京的翟量因为普通话不好常被同学们嘲笑,为了改善这一局面,翟量大胆地找到班主任老师,提出想到学校的广播站去当播音员,提高普通话水平。最终老师同意了,他如愿以偿地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播音员生活。
  当翟量带有新余方言的“塑料普通话”在学校上空飞扬时,同学们忍不住都笑了。关系好点的同学都劝翟量放弃,可他却不服输地说:“现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我一定要努力把普通话说好!”
  就这样,在同学们异样的目光中,翟量苦练起普通话来。一年后,他的新余口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高考失利放弃复读 直面挫折要当好厨师
  1990年3月,北京控制外来人口进京,正在读高三的翟量只好回到新余老家,在新钢子弟中学高三(2)班跟班学习。由于对新环境不适应,他高考失利。
  “母亲给了我78元钱,让我去复读,但我放弃了。”翟量说。因为不忍心给妈妈增加负担,他在新余钢铁厂下属的宾馆当了一名厨师,月薪60元。
  1991年2月,在高中同学聚会上,同学们激昂地谈论着各自的大学生活,翟量只能静静地坐在一边——他没有大学生活,同学们的话插不上嘴。“那一刻,我觉得似乎和我那些同学有了距离。”翟量说。
  难道自己的人生就是这样子了吗?不!这次同学聚会极大地刺激了翟量。虽然他对厨师这个行业不感兴趣,但要强的他,决定在厨艺方面有所作为。
  他一边虚心地跟师傅学炒菜,一边积极地参加烹饪培训班的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1992年2月,翟量拿到了国家三级厨师证书。
  只因热心擦了一次秤 命运从此拐了一个弯
  就在翟量打算朝着一级厨师的目标继续努力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命运。
  1992年4月的一天,翟量像往常一样在厨房里等待客人来点菜。这时,门外来了几名新钢电视台的记者,他们在吃饭时发现屋角有一个台秤,就过去想称体重。由于台秤长时间没有使用,砝码数字已被油渍遮得看不清了。其中一个记者便嚷道:“这秤怎么看啊?”别的师傅见这事跟做菜无关,都懒得理。这时,翟量走上前去,礼貌地说道:“你好,我是这儿的厨师,我来帮你们看秤吧。”说完,他用抹布把砝码一块块擦干净,然后耐心地一一报出几个人的体重。


下一名人:韩忠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