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斋

旅景名人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公元1906年-1941年] - 蓟州区景点 蓟州区特产 蓟州区地名网 [手机版] -

  李正斋,原名李庄,字正斋,1906年生于蓟县大田各庄(原属遵化县)一个农民家庭里,上有两位兄长。他小时随当村教师的长兄读了几年书,后因家境贫困,到龙江佳木斯、富锦等地的布店里当过学徒和记帐先生。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推翻了沙皇统治,没收了地主、富农的财产土地分配给穷人,这些情况不时传到与苏联接壤的佳木斯、富锦等地,李正斋既感到新鲜,又受到了启迪,憧憬着中国穷人也能有这样一天。在给家中的书信中,他时常介绍这方面的情况,流露出这些向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东北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对于日寇的侵略暴行,李正斋义愤填膺,1932年秋,他毅然辞掉了记帐先生的职业,返回家乡。
  1933年1月1日,日寇向山海关大举进攻,驻守蓟县、遵化等地国民党二十九军何柱国部予以还击,长城抗战开始。这时李正斋参加了反帝大同盟组织,为支援长城抗战做了许多工作。后来,长城抗战虽然失败了,但是抗日将士英勇杀敌和人民大众积极支援所显示的伟大力量,使李正斋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随后,为了生活,他开了一个小本豆腐坊,时间不长停了业。当时,蓟县马伸桥东的龙山学校:有20多名教员。许多人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经常在学生中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影响很大。李正斋的侄子正好在龙山学校上学,时常给他介绍这方面的情况,使他的思想更加倾向革命。
  1938年7月,党领导了席卷整个冀东的抗日大-,李正斋积极参加了-队伍,在蓟县抗日联军十六总队做后勤工作。10月.李正斋随部队撤至平西整训,在此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夏,李正斋返回蓟县盘山一带进行恢复和开辟地区工作。当年冬.因环境恶化,党组织决定李正斋回家乡隐蔽活动。他白天化装成农民,背着粪筐深入群众之中。讲形势,讲党的抗日主张,教唱革命歌曲,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很快在本村建立了党支部。这期间.他还定期到太平庄和上级负责人季安碰头,汇报工作,请求指示。
  1940年4月15 日,蓟(县)平(谷)密(云)联合县成立,李正斋回到盘山任蓟平密联合县直属区(后改为一区)区委书记。他不畏艰险,努力工作。依靠群众,很快打开了局面,在短短几个月内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20多个党支部和区、村政权,并在一些村庄组建了地下民兵和“群众报国会”等组织,而日伪苦心经营的村政权,一部分披我瓦解,一部分改造成为党利用的两面政权,新民会等伪组织的奴化教育已不起作用。夏季,又在区里建立起一支100人的游击队,开展锄奸、破路、打击小股敌人等活动,迫使汉奸、特务不敢轻易下乡骚扰。
  1940年10月。为巩固、扩大盘上抗日根据地。蓟平密联合县扩建为蓟(具)宝(坻)三(河)和平(各)兴(隆)密(云)两个联合县,李正斋任蓟宝三联合县一区区委书记。]941年4户月10日,蓟塞三联合县县委宣传部长李尚武同李正斋等在史各庄召开会议,传达冀东党分委政务会议精神,当天夜里被敌人突然包围。李尚武脱险,区干部李子中牺牲,李正斋等四人被捕。敌人连夜将他们押到邦均据点,李正斋在黑屋子里告诫大家不论是死是活,都不能暴露党的组织。也不能出卖革命同志,并且商量了一致的口供。应付敌凡的审讯。天明后,敌人把他们四人用卡车拉到蓟县城内。关进伪 署,一个多月后,敌人才提审李正斋。一天上午10点多钟敌人提审,下午3点多才将被打得遍体鳞伤的李正斋拖回牢房。李正斋回牢房后浑身血迹,膝盖下有严重的烧伤,同牢难友们都悲愤万分,他平静地对大家说:“帝国主义就是这样残暴,他们是敌人嘛!可是他们一定失败,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又告诉大家说:“审讯时我是按研究的口供说的,但敌人不相信我是教育助理,说我是大官,反复刑讯,可他们什么也没得到。”由于刑伤过重,李正斋连晚饭也没能吃,但他仍再三鼓励大家:“不要怕,要坚持,咬紧牙关坚决顶住。”
  后来,敌人知道了他们的身份,看到酷刑不能使李正斋屈服,就改为软化政策,让军医给他治伤,还指定一家饭馆定时送饭。日本宪兵队长、伪 局长多次假惺惺地去看望李正斋,用高官厚禄引诱说:“给皇军做事,大大的官。”“中国有个文天祥,知道吗?学他死了死了的!”但这些利诱和威胁同样不能动摇李正斋的革命意志,敌人无计可,把他们关进蓟县伪政府监狱。此时,蓟县党组织正想方设法进行营救,李正斋等人在狱中也相互鼓励,坚持斗争。8月17日敌人又把李正斋押回 署,第二天声称送他去通县,但凶恶的敌人押着他出县城西门往刑场走去,李正斋知道为革命献身的时刻到了,抵达刑场后,他面无惧色,大义凛然,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从容就义,终年35岁。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何克希 (19061982)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

同年(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刘家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