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顺

旅景名人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公元1917年-1948年] - 东宝区景点 东宝区特产 东宝区地名网 [手机版] -

  李荣顺,1917年出生于湖北省荆门县桥头村贫苦农民之家。幼时因家境贫寒,没能上学念书,8岁前放牛,以后当学徒。16岁李荣顺参加工农红军,在湘鄂西的红军第二军团第六师第十八团当战士。一次,在战斗中不幸因病被俘,他死里逃生,又找到红军,在补充团里当通讯员。由于他工作认真勤快,不怕吃苦,1935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就调到红二军团第五师第十三团当班长,随部队坚持湘鄂川黔根据地的斗争。1935年9月,李荣顺随部队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受了锻炼和考验。
  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拯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挺进华北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李荣顺随队(冀热察挺进军第三团)到了平西,参加了开辟平西根据地的斗争。1938年5月下旬,八路军第一二○师宋时轮支队同晋察冀军区派出的邓华支队在平西合并,组成八路军第四纵队。李荣顺调到该纵队第三十一大队任特派员。6月,为策应冀东起义,李荣顺所在大队在政治委员邓华的率领下,从康庄附近越过平绥路(原称京绥铁路,建国后改名京包铁路),经延安、永宁、四海,在沙峪歼灭日军一个中队约120多人。尔后,他们又挺进冀东,先后打下了滦平县境内的八道河、玻璃庙、汤河口等敌伪据点。当时有这样一首称赞挺进军的歌:
  朱彭总副司令,下了一个命令,
  成立一路精兵,军名叫挺进。
  本军出师华北,转战冀热察晋。
  忠愤耿耿在心,杀敌决不后人。
  坚定胜利信心,中国决不会亡。
  大家起来救国,个个拼命来干。
  1939年2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的决定和第一二○师、晋察冀军区的部署,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在河北省涞水县三坡(今称野三坡)正式成立,由萧克任司令员,程世才任参谋长,伍晋南任政治部主任。同时成立了由马辉之为书记的冀热察区党委。
  1939年冬,中共冀热察区委和挺进军军政委员会提出了“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三位一体的战略任务。这时,挺进军第十一支队的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团改编为第六、第七团,李荣顺任第七团二营教导员,营长是熊尚林。1940年5月,平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段苏权率领第二营进入平北(北平以北地区),创立平北抗日根据地。他们在佛峪口与堵击之敌激战,后进至大阁以南喇叭沟门、五道营子做群众工作、征集粮食,准备迎接程世才率领的第七团主力到来。当时,这里是新区,经济落后,日军又推行“三光”政策,形势险恶,斗争十分艰苦。7月,第七团第一、三营在滦平县五道营子和第二营同白乙化率领的第十团主力会合。李荣顺带领的第二营和第十团第一营,多次与日本关东军第九独立守备队及伪满军进行战斗,重创敌伪军。敌人惊呼:“延安的触角伸进了满洲国,扰乱热河秩序。”
  1941年至1942年,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分别“扫荡”了丰浪(密云)、伦光、怀来、延庆各县,并以重兵向我猛扑。第七团暂避敌之锋芒,先后撤回平西。1943年,再次开辟平北,使平北根据地发展起来。
  1945年3月,李荣顺随平北军分区政治委员段苏权率三个连及县大队,在延庆县后吕庄伏击伪满洲国的第三十二团一个营,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仗。7月,在平北军分区的指挥下,他又率第十团,同平西第四十四团共同伏击了到龙门建据点的伪满军第六团第二营,毙伤敌50多人,其中包括任团副的日本人太田茂,俘虏营以下官兵270多人。
  1945年八一五日本宣布投降后,李荣顺率领第十团参加了夺取张家口的战斗,全歼了守敌。解放张家口后,第十团先后收复了万全县城,出击平绥路西段,夺取了怀安,攻下兴和与阳高,与兄弟部队一起将傅作义马占山的部队击退到集宁、古镇一线。部队回戈东返平绥路东段,攻克新保安,收复了沙城、延安、永宁等城镇,直逼八达岭下。
  9月,平北军分区所辖的四个团改编为晋察冀军区第一野战军第九旅,原第十团改称第二十五团,李荣顺仍任团长,朱利任政治委员。这时,察哈尔省只剩最后一个“白点”——赤城(今属河北省)。日本投降后,该县城被汉奸、地主武装(自称为国民党先遣军第一支队)占据,气焰十分嚣张。10月10日,李荣顺率部队与第二十七团联合作战,一举攻克赤城,歼敌60余人。1946年3月,第九旅改编为晋察冀军区第八旅,原第二十五团改称第二十二团,李荣顺继续任团长。
  7月,八旅奉命改编为晋察冀军区之冀热察军区独立第五旅,原第二十二团改为第十三团,李荣顺仍任团长。这时,国民党军队撕毁“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10月,李荣顺率团参加了延庆保卫战。历时15天,毙伤敌800多人,并缴获大量军用物资。这次战斗,获得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萧克的通令嘉奖。
  11月,第十三团与第十五团配合,歼灭驻守在宣化县东北赵川城的敌第三○三团。李荣顺决定避免强攻,先率第十三团埋伏在白庙子一带引诱敌人出动。9日,敌人约一个营的兵力出城,向白庙子直扑过来。李荣顺指挥部队,紧紧抓住这伙敌人围而不歼,再诱城内之敌出来增援。当增援敌人快要接近被围的同伙时,事先隐蔽的第三连第一排趁机从侧后方突然出击,切断了敌援军之退路。李荣顺审时度势,见攻击时机成熟,立即指挥第一营从正面发起攻击。第二营、第三营从左右迂回穿插,将敌人割裂为几块。此刻,埋伏在董家窑、李家堡一带的第十五团趁机顺利攻入城内。李荣顺指挥部队在全部消灭出城之敌后,也攻入城内。与残敌展开巷战。经过五小时激战,全歼敌人两个营,生擒敌团长和伪县长,缴获迫击炮三门,美式六○炮六门,炮弹60发,轻重机 24挺,战马30匹,电台一部,还有其他物资。晋察冀中央局发贺电指出:“此战在困难时刻,积极主动,抓住战机,消灭傅作义嫡系部队,振奋了民心,鼓舞了士气。”接着,第十三团又在骑兵部队的配合下,出其不意地歼灭盘跨在平定堡内的土匪头子、察北改编司令杨永兴1000多人,缴获轻机 10挺, 700余支,战马300匹,为当地人民除了一大害。
  1947年春,李荣顺任独立第十三旅(由原热河军区第十三旅改称)参谋长。8月,李荣顺又调任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一师任副师长兼第一团团长。不久,冀察热辽军区部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李荣顺任该纵队第二十二师参谋长。
  1948年2月,部队东进朝阳,改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纵队,独一师改为第三十一师,欧致富任师长,谢镗忠任政治委员,李荣顺任副师长兼第九十一团团长。在长期对敌作战中李荣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写下了14万字的战术研究笔记。他以笔记为讲稿,向部队干部讲述火力集中与火力使用问题,步、炮协同问题,班和战斗小组基本组织法,战斗中队形的组织运用,以及部队的战斗作风等等。
  5月,部队决定再次攻打隆化县城。鉴于隆化地势险要,敌人工事坚固,解放军第十一纵队-决定第三十一师在炮兵旅的支持下攻苔山,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第九十一团。
  5月24日晚11点,第九十一团开始行动。25日清晨,李荣顺即指挥由第一、第六连组成的突击队,在晨雾中迅速敏捷地从北侧绝壁攀登而上,接近敌前沿。4时,三颗信号弹升上天空,我炮兵向苔山主峰猛烈轰击,敌堡一个一个地被摧毁。仅30分钟,突击队就占领了苔山制高点一至 碉堡群。这时,进攻苔山西南侧碉堡群的第九十二团尖刀连受阻, 声一阵紧似一阵。李荣顺立即率第一、三连主动去支援。他利用距敌百米远的五号碉堡,指挥攻击敌七号碉堡。敌人用密集火力-我碉堡射击孔,李荣顺临危不惧,用望远镜观察敌情,指挥战士向残敌实施冲击。突然,一颗 飞进地堡射击孔,李荣顺倒下了……
  留守辽西朝阳李淑君得到李荣顺牺牲的噩耗,看到送来的李荣顺的文件包和儿子的照片时,她简直无法相信这一事实,似五雷轰顶,战栗着,紧咬着嘴唇,独自来到后山,扑到她和李荣顺最后一次分别时的大树下,放声痛哭……
  6月8日,十一纵队党委作出《关于追悼李荣顺、周南董存瑞诸烈士的决定)。
  李淑君怀着深厚的感情,展纸抒怀,悼念李荣顺:“荣顺同志,你16岁就离开了家乡,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跋山涉水,来到这遥远的北方,在敌后与民族敌人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八年的残酷斗争……日本投降后,你又挺立在人民解放战争的前线,为粉碎蒋介石发动的内战,解放全中国而战……”
  (张敏杰)
  


同年(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8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刘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