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锡畴

旅景名人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中国最早的地质学家之一] - 吴桥县景点 吴桥县特产 吴桥县地名网 [手机版] -

  谭锡畴,地质学家、区域地质学家、矿业学家、地质教育家。是我国第一批地质学家之一。在我国许多省区从事过最早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尤其是山东白垩纪地层古生物调查(最早发现我国的恐龙化石)、四川西康地质矿产调查具有开创性意义。主编我国最早的3幅1:100万地质图中的北京—济南幅、南京—开封幅。对资兴煤矿、易门铁矿等的开发经营有重大贡献。在北京大学、北洋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大学等校任教,培养了大批人才。
  谭锡畴1892年12月28日出生于河北省吴桥县梁集村。1913年毕业于保定中学,同年考入农商部地质研究所。这个名为“研究所”的单位,实际上却是一个培养地质人才的专科学校。在这里任教的,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丁文江、章鸿钊和翁文灏。谭锡畴在这里学习3年,不但掌握了地质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多次野外实习,对实际操作也已入门。于191j夏毕业。后和同班同学叶良辅、谢家荣李学清朱庭祜、李捷、王竹泉、刘季辰等一起,都进了地质调查所。根据学习成绩的差异,有的任调查员,有的任实习员,谭锡畴在校时就常得到老师的赞赏,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开始了独立工作。 地质调查所是1913年成立的。根据分工,地质调查所的任务是进行野外实地调查。目的是为将来开展地质调查培养力量。
  从事地质矿产调查
  谭锡畴进入地质调查所以后,在所长丁文江以及地质股长章鸿钊、矿产股长翁文灏的领导下,调查工作逐步开展。他参与进行的第一件工作,是对北京西山进行全面的地形地质测量。经过1年,野外工作基本完成;接着又用了将近1年时间在室内整理资料和绘制图件,最后由叶良辅执笔写出报告。这就是1920年由地质调查所作为《地质专报》甲种第1号出版的《北京西山地质志》。这部专著的最重要部分是1:10万北京西山地质图,这是中国人自己测制的第一幅详细地质图件。报告分为地层系统、火成岩、构造地质、地文和经济地质5章,资料丰富,纪载详实,论述透彻,它纠正了某些外国学者对西山地质的许多错误论断,为西山地区资源开发和地质研究奠定了基础。就当时的国际水平来说,堪称佳作。它出版后引起广泛的注意,北京大学地质系和较晚建立的清华大学地学系的学生们进行野外实习时,几乎把这本书作为最重要的参考书,甚至可以说是他们的教科书。地质调查所组织的这次调查,对初参加工作的谭锡畴等人来说,是一次很好的练兵活动,同时也充分显示了中国地质工作者的卓越才干。 在参加西山地质调查的同时,谭锡畴还调查了河北房山、宣化玉带山等处的煤田。1918年秋,龙烟铁矿准备开发,农商部聘请矿业顾问J.G.安特生(Andersson)负责调查设计。安特生邀请地质调查所谭锡畴、朱庭祜协助。调查了宣化、涿鹿、怀来三县地质,测制比例尺为1:10万的地质图,并写了《直隶宣化涿鹿怀来等县地质矿产》一文。1919年,谭锡畴又随安特生去山东,调查了金岭镇铁矿、章邱煤矿、淄博煤矿及历城、章邱铁矿。1922年底,他们又一次去山东,调查蒙阴、新泰、莱芜一带中生代及新生代地层,并发现和采集了大量保存完好的恐龙、鱼类、昆虫、叶肢介和植物化石。事后曾著《山东蒙阴、莱芜等县的古生代以后的地层》一文,纠正早年德、美地质学家的错误,为中国白垩纪地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23年,谭锡畴曾去东北调查黑龙江汤原县鹤岗煤田地质及热河朝阳北票煤田地质;稍后,又调查了辽宁黑山八道壕煤田地质。与此同时,他还参与了1:100万地质图——北京济南幅的编制工作。编制此图时,他用鸡公车(独轮车)装上行李及工作用品,成年累月地在乡间小道上来来去去,认真收集、核对有关资料,再经过仔细的整理、编绘,终于1924年编制完成。这是全国第一幅《1:100万地质图》,他为编制这0提供了样板,树立了楷模,是中国地质调查史上的一件大事。 谭锡畴在工作上做出一些成绩之后,地质调查所的领导便决定进一步培养他,送他去美国留学。和谢家荣、朱庭祜一样,在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学习,原因是这个大学地质系系主任C.K.利斯(Leith)和丁文江是好朋友,去那里学习,许多方面都能得到照顾。谭锡畴在这个学校里刻苦地攻读了2年,学习期间曾参美国1∶60万区域地质测量和填图工作,并利用这个机会,搜集了大量资料。192j,他完成了题为《岩石裂痕构造及其它相似构造之研究》的学位论文。在通过答辩取得了理学硕士的学位后,他又从威斯康星大学转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继续学习,并于1927年获得了该校地质学硕士的学位。 1928年初,谭锡畴离美回国,仍然在地质调查所工作。这年秋,他与王恒升一起去东北进行考察。主要工作地区在黑龙江,重点调查了布西、嫩江、克山诸县煤田地质。事后曾发表《黑龙江省嫩江流域之地质》一文,并指出找到煤田的希望不在嫩江平原,而在松花江流域。 1929年秋,谭锡畴和李春昱一起去西南,对四川、西康作大规模的区域地质调查。这次调查属于丁文江所领导的西南地质大调查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和丁文江、王曰伦、曾世英一起从北平出发,到武汉改乘轮船溯江而上,过三峡到重庆,再换乘汽车到成都;然后由成都经清溪、小相岭而入西昌,再到康定,向西经雅江、理塘、瞻化(新龙)、甘孜、炉霍、道孚、乾宁、丹巴、懋功(小金),然后又回康定,南下九龙。回成都后,又经灌县、汶川、茂县(当时驻花汶)、理番(理县)、松潘、平武、北川、安县、绵阳而折返成都。以后又向东去威远、自贡乐山宜宾泸州、重庆。此次考察,行程上万里,历时2年多,作1:20万路线地质图30余幅。他们是最早进入这一地区的中国地质学家,是我国最早穿过大巴山并对其地质构造进行研究的地质学家。
  [以上内容由"快刀浪子"分享。]


相关院校:

同年(公元1892年)出生的名人:

下一名人:赵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