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景点 霍山县特产 霍山县地名网 [手机版] -
张佑丞男,汉族,1943年12月生于霍山县上土市镇上店村一个书香门第。笔名素竹,农民诗人、作家。童年时读过私塾,“文革”前毕业于上土市中学。21世纪初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新闻文化研究所高级研修班进修,取得结业证书。他1964-1971年担任民办教师期间,赶上“文革”-,因写旧体诗被当时的领导视为“四旧”(旧文化、旧礼教、旧风俗、旧习惯),将其无辜开除,后来一直在家从事农业生产。1998-2002年,任县政协委员。1995-2000年间,先后参加中国诗词学会、安徽省炳烛诗书画联谊会、湖北省黄冈市作家协会,均为会员。
张佑丞虽在“文革”中蒙冤受屈,但对文学矢志不渝,尤其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更加焕发了艺术青春。他在家一边生产,一边从事文艺创作,先后为上土市镇老年学校《衡西艺苑》刊物,为县老年大学编写《近体诗格律提要》教材,为黑石渡镇新店河村编纂《睡美人的故乡》地情书,写有《霍山情》、《古佛堂风景点专辑》、《登黄鹤楼》、《霍山赋》、《睡美人的故事》、《皮日休的晚年与西山文学》、《霍山文化起源初探》等诗歌、散文、故事和论文。《霍山拾粹》一书已由香港天马出版社出版。他的作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质朴自然、明白如话,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讴歌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其中《霍山情》诗集曾流传到港澳台地区,受到当地学者的一致好评。《母子情》、《音断人千里》以“望儿泪水盈东海,思母愁肠煎寸心”、“自从君去天涯,鸿书望断;吾独魂消地角,恨海难填”等诗歌和抒情散文语句,表达了海峡两岸亲人的思亲和盼统一之情,大陆和台湾学术界一些人士曾给予高度评价。《霍山赋》、《皮日休的晚年与西山文学》、《一片甲骨文的启示》等文章曾在重庆《巴渝风》、六安《皖西日报》、山东《现代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2000年7月,他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世纪风》全国文艺交流大会,在作《日本汉徘体诗初探》的学术交流演讲时,受到中央文联副主席李瑛等9位领导及日本学者的赞赏,除接见外还签名留念。2001年《登黄鹤楼》一诗,荣获首届“世纪风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二等奖,同时,大赛组委会还授予他“弘扬中华文化”终生荣誉奖。其生平事迹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等单位,分别载人《中华人物》、《中国世纪专家》、《中国诗词楹联艺术家大辞典》。
张佑丞不仅爱好文学,而且很关心家乡的“两个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为宣传霍山、介绍霍山、提高霍山的知名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在担任县政协委员期间,曾提出“修复中界岭引江人淮大堰工程建设”的提案,被县政协评为优秀提案,引起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已付诸实施。他平时还经常协助当地有关部门做失足青年帮教工作,为外出打工者维护其合法权益,为-排忧解难,帮助贫困农民发家致富,向外界推介霍山。这些事迹,《安徽日报》、《皖西日报》等9家报刊,曾于2001年以《乐为人民鼓与呼》、《为民解忧乐陶陶》等文章作了长篇报道。2005年初,时任霍山县委书记(后为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的张祖旺,对他进行了高度评价:“你作为一名霍山才子,近年来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围绕经济发展大局,献计献策,尽心尽力,我非常满意,充分肯定。希望今后一如既往,为家乡发展再作新贡献。”
同年(公元1943年)出生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