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一清

旅景名人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 - [公元1538年-1594年] - 义乌景点 义乌特产 义乌地名网 [手机版] -

  龚一清(1538—1594),字仲和,号日池。明朝义乌县松门里(今义乌市城西大水畈村)人。为人耿直,不畏权势,官至云南提刑按察使司副使,分守广西右江。为官清正,执法秉公,威镇边陲,被当时广西两台使者奏称:右江多事,一日不可无龚一清。
  农家儿郎好读书
  龚一清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二月十八日出生于义乌城西大水畈村。其父龚果是个勤劳的农民。虽终年扶犁执锄,总摆脱不了贫困。但为了使自己的儿子能飞黄腾达、荣宗耀祖,还是节衣缩食送龚一清到三里外的杨村读书求学。由于家中经济不宽裕,故在读书之余,龚果即命其操持农事。而龚一清亦少即懂事,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就去田里帮父亲干活。龚果课子极严,晚上,龚一清总是苦读到三更半夜,但从不喊累叫苦。村里人都说这孩子日后定有出息。
  龚一清的叔父是个心胸狭窄的人。他见人人都称赞侄儿,反而产生嫉妒之心,起了扼杀龚一清的恶念。其时龚一清正值髫龄,一日在村旁池塘边玩耍。其叔父乘无人之际,将他身绑草绳,挂上砖块,推入塘中。也许是龚一清命不该绝,他的祖母在头天晚上曾得一梦,梦见太阳落在了这口塘中。老人迷信,第二天就到这口塘边来看个究竟。她所见到的不是太阳落在池塘之中,而是自己视为掌上明珠的孙子竟身捆砖头溺于池内。龚一清祖母吓得魂不附体,拼命大声呼救。幸亏发现及时,龚一清才不致死于非命。龚一清为纪念大难不死,就取号为日池。但他为官之后,却不对叔父报复,仍以长辈尊重之。
  龚一清读了一段时间的书后,因家庭经济拮据,龚果再也无法供他上学。龚一清在杨村有一好友,名唤龚洪化,家中殷富,不见龚一清来上学,就跑到大水畈来询问一清。当他得知实情后决意要帮一清读书。第二天,龚洪化就待在家中不去上学了,其父诘问何故,龚洪化说:“一清家贫不能上学,我也不读了。”结果其父答应承担龚一清求学所需之资。龚一清十分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读书更加勤奋了。
  隆庆四年(1570),在乡试中,龚一清以《春秋》一文经试,名列第36名。万历二年(1574),通过殿试,中三甲第65名,赐同进士出身,授行人司行人。龚一清终于不孚众望,步入仕途。
  不屈权势担道义
  龚一清相貌平平,身材矮小,不逾中人。一双大眼睛炯炯如炬,为人正直无城府,处处以公义论道。时浙东中进士者廖廖无几,有一浙西入仕者常以此讥笑于他。龚一清正色道:“不能以为官的人数来衡量对国家贡献的大小,若光拿俸禄而不为民分忧,人数再多亦属枉然,若能以社稷为重,鞠躬尽瘁,就我一人又何妨?”
  隆庆六年(1572),明穆宗驾崩,由10岁的朱翊钧继位,这便是历史上的明神宗朱翊钧因年幼无知,朝政大权就落在了宰辅居正和司礼监宦官冯保手中。当时,廷臣之间互相倾轧,争权夺利,斗争十分激烈。后居正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必须派员到各藩王封地落实执行。当时的楚王藩封武昌,骄横无比,廷臣中无人敢担此任。张居正命龚一清出使楚藩。龚一清到达武昌后,秉公办事,从不私自进出王府,致使楚王无孔可入。从他所作的《渡江次水月楼独眺》诗中可以看出他当时那知难而进、稳把航向的思绪心态,诗曰:
  驰驱周道早知秋,秋去还吟最上楼。
  帆影纵横云片片,树声南北水悠悠。
  孤怀天表空元梵,两眼尊前稳白鸥。
  最喜金山金炼石,烟涛无际独中流。
  正当龚一清结束使楚之行,欲接受下一个使命时,父亲龚果病危。龚一清闻讯即日夜兼程赶回义乌。但待他到家时,龚果已经病故。龚一清悲痛万分,遂告假在家守孝。
  万历十年(1582),龚一清守孝期满回京复职,被擢升为河南道监察御史,巡按河南省,察民情、整吏治。
  其时河南信阳府有一渡口艄公,为人霸道。每有客搭渡,终至河中泊船0重金。若有不给者,即施以拳脚棍捧打入水中。附近百姓都谈渡色变,称之为“强盗渡”。适值龚一清巡按到信阳,于暗访中查得此事。他决心要为民除害,就扮作过往客商去搭渡。船至河心,躺公照常泊船0重金。龚一清一边付钱一面问道:“你这样做,万一碰上个当官的怎么办?”艄公说:“不妨,当官的不是骑马就是坐轿,前呼后拥,岂能不知?”龚一清说:“要是当官的一不骑马二不坐轿,而是微服私访呢?”胎公大大咧咧地说:“大不了一死。”这艄公原以为当官者不会心系黎民而私下暗访的,故出此狂言。谁知他却偏偏碰上了微服私访的龚一清,也是他劫数难逃。龚一清回到府衙后当即命捕快将艄公抓获归案,并公开处以极刑。观者如云,无不拍手称快。
  万历十一年(1583),龚一清被差巡按福建。因他使武昌、巡河南,秉公执法,清正廉明已名闻遐迩。致使福建的-污吏望而生畏;流寇、盗贼闻而逃匿。仅一年,福建的吏治就为之一新,民风也为之好转。
  成化十七年(1481)的进士王守仁,浙江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哲学家。他于青少年时就开始研究宋代大儒朱熹的理学,提出了“格物穷理”的观点,认为“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突破了长期以来绝对对立的形而上学观点,把朱子理学向唯物主义方向推进了一大步。王守仁的观点被龚一清等一些思想较进步的官员所接受和推崇,但亦遭到了以宰辅张四维为代表的守旧派的抵制和攻击,被诬之为“异学邪说”。直到王守仁死后56年的万历十二年(1584),在确定王守仁是否应该入祀孔庙这个问题上,廷臣中还有着很大的争议。为了显示公平合理,朝廷诏集九卿科道儒臣,由礼部主持举行了一次投票推选。结果多数人认为王守仁、陈献章胡居仁三人可以入祀孔庙。但有礼部尚书,河南人沈鲤和部分北方的官员反对王守仁入祀孔庙。宰辅张四维凭借个人之见,武断地说:“对王守仁入祀多有争议,不宜入祀孔庙。”对此,龚一清当即反驳:“你难道不知叔孙曾诬蔑过孔子吗?难道说孔子就不算为圣人了?”张四维强词夺理地说:“你是浙江人帮浙江人讲话。”龚一清说:“我给孔子说话,难道我就是鲁国人了?”张四维被驳得张口结舌,无言以对。于是龚一清就议了一道奏疏,详尽地阐述了王守仁应该入祀孔庙的理由。龚一清对王守仁的哲学思想作了高度的概括;对王守仁与朱熹的不同见解也加以辨证的阐述。他的洋洋三四千言的奏疏,终于说服了皇帝和廷臣。在大学士申时行等人的支持下,龚一清获得胜利。万历十二年(1584),王守仁入祀孔庙。但龚一清也因此而得罪了权奸,从而注定了他一生都不能列于朝廷,而只能戎马倥偬于边陲的命运。
  身先士卒安边睡
  万历十三年(1585),朝廷再度命龚一清巡按应天(今南京)、安徽省的池州(今贵池)一带。因屡有政绩,旋即提升为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左参议。万历十六年(1588),调任广东提刑按察使司副使兼南韶分巡道。龚一清秉公执法,事必躬亲,整吏治、安民生。由于他过于刚直,因而得罪了不少地方上的达官贵人。这一来,龚一清成了朝里朝外-污吏的眼中钉。他们上下串通一气,利用卑鄙的手段弹劾龚一清,龚一清被贬职回京听用。
  对于贬职,龚一清的心态是平静的。他知道自己必然会有这么一天。但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这在他得到被弹劾的消息后所写下的《闻劾报口占》一诗中可作出佐证,诗曰:
  谭知岂必尽嘘扬,生我还须药石良。
  多病挂冠劳晓梦,希时怀宝热衷肠。
  菜阶五采斑烂色,荆砌千章碧落光。
  感荷一封完朽质,悠悠吾道付沧浪。
  在龚一清卸任离开南韶时,南韶的父老乡亲涕泪满面,匍匐于地,夹道送行,还自发立碑于道,记载他的功德。
  龚一清回京后,广西右江、怀远等地盗寇作乱,十分猖獗,连官员也不敢留在府衙而躲避于他地。致使城邑荒芜,民不聊生,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向京城。
  万历十八年(1590),龚一清奉命出任广西承宣布致使司参议,分守右江。龚一清到任后就发布剿寇告示,开展了大规模的剿寇。但因盗寇系本地亡命之徒,出没无常,故而收效甚微。针对这一情况,龚一清经过实地勘查,掌握了盗寇出没之所。于是,他在盗寇经常出没之地设立了几十个堡垒遥相呼应,形成掎角之势,一堡报警,全部围歼,有效地抑制了盗寇的猖獗之势。龚一清趁热打铁,立即着手修复城邑,要官员们迁回府衙理事,大大稳定了军心、民心。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平定了右江一带的盗寇之乱,使乡民得以安居乐业。
  万历二十年(1592),龚一清功著升为云南提刑按察使司副使。右江百姓闻讯,男女老幼都到两台衙门痛哭哀号挽留,久久不肯离去。两台衙门向朝廷奏称:右江多事,一日不可无龚一清。要求龚一清继续留在广西右江任职。鉴于实际情况,于是朝廷下旨龚一清仍旧兼任防守右江之职。
  万历二十一年(1593),龚一清奉命赴朝参战。因他生就一双目光锐利的眼睛,加上声如洪钟,故而倭寇见之即胆战心寒。因此,龚一清兵不血刃即能奏凯之事时而有之。
  万历二十二年(1594),朝廷命他巡视浙江。同年六月十四日因劳累过度而殁于途中,享年57岁。
  龚一清娶妻谢氏,有四子:长子龚士骢、次子龚士骥均为太学生;三子龚士,骋吴百朋孙女为妻;四子龚士骧,进士及第。
  龚一清虽身居高位但从不仗势欺人。他余财无多,但仍捐资办学,建造宗祠。他一生戎马倥偬,但始终不忘书墨,故而诗、赋甚丰。他在繁忙的公务间隙写出了《经世名言》、《宦中散帙》、《漫吟录》、《和声编》等四部著作和许多诗歌,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主要参考资料:
  《中国通史》第9卷,白寿彝总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版
  《[嘉庆]义乌县志》,义乌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1997年10月
  义乌《松门龚氏宗谱》
  来源: 义乌市档案局
  [以上内容由"松哥"分享。]


同年(公元153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594年)去世的名人:
吴中行 (15401594) 明朝万历时期官员 江苏常州武进

下一名人:朱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