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仁棠

旅景名人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公元1910年-1934年] - 澄迈景点 澄迈特产 澄迈地名网 [手机版] -

  何仁棠(1910~1934)字阴苍。中国文化总同盟广州分盟六君子之一,国民政府澄迈县县长何仁楷胞弟。海南澄迈县新吴乡龙楼村人。少年在家乡小学读书,后考入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就读,再转读于南京中英中学。1929年考进福建厦门大学就读。1930年考取广州中山大学经济系本科深造。
  在中山大学读书时,参加经济学教授何思敬(共产党员)、温盛刚(共产党员)等人组织领导的左派学生“读书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共产党宣言》、《资本译》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各种进步书刊,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他和中山大学进步同学凌伯骥、赖仁仿等人一起,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投身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伟大斗争中。1933年10月20日,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领导的19路军,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反对蒋介石投降-,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他不畏艰险,不顾生命安危,千里跋涉,前往福建进行联系和了解情况,支持抗日军民的爱国行动,谴责蒋介石-投降政策。为“中山大学员生工友救国运动会”办的《反日专刊》撰写文章,宣传抗日。在《现代史学》、《世界形势》等刊物上发表文章,针对国民党右派的不抵抗主义进行揭露,对中国的抗日救亡斗争前途,日本侵略者必败,世界形势演变趋向问题,从理论上作了客观的分析,唤醒人民,鼓舞斗志,抨击国民党反动的政治、经济政策和腐败无能。
  在上海成立的“中国文化总同盟”,是当时的左翼文化团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秘密外围组织。中山大学教授何思敬、谭国标、温盛刚等和上海的“中国文化总同盟”取得联系,于1933年4月成立“中国文化总同盟广州分盟”,何仁棠最早参加了“广州文总”,是“广州文总”下属组织“社联”的中坚分子。他和“广州文总”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的温盛刚关系密切,经常在维新路(今起义路)41号他的住处商谈和联系工作,写文章和散发传单。他通过朋友介绍,进入广州《国民日报》社当副刊,团结爱国抗日作家,为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何仁棠同“广州文总”同志的爱国革命行动,国民党广州当局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陈济棠为配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井岗山的“围剿”,在广州对共产党人和抗日救亡的爱国仁人志士,进行大逮捕、太-。由于叛徒冯玉书出卖,1934年1月28日晚,何仁棠在维新路41号住处被国民党-逮捕,囚禁于广州公安局特别侦缉部第二监仓里。在狱中,他受尽敌人的“坐老虎凳”、“飞机吊”等酷刑折磨,但他坚贞不屈地同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党组织和他的胞兄何仁楷为营救他出狱,四出奔走,费尽心血,终因是“特别政治犯”营救无效。1934年8月1日下午,在广州东郊黄花岗畔,与温盛刚、谭国标、凌伯骥、赖仁仿、郑挺秀一起,英勇就义。临刑前,六烈士手拉手,高唱国际歌,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共产党万岁!”等口号,从容走向刑场,英勇就义。其时年仅24岁。其墓在广州市黄花岗烈士陵园。
  来源:中共海南省党史研究室
  [以上内容由"小青年"分享。]


相关院校:

同年(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4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王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