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廷槐

旅景名人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公元1909年-1981年] - 兴国县景点 兴国县特产 兴国县地名网 [手机版] -

  魏廷槐(1909.6~1981.1)男,江西赣州兴国县江背镇来源村人。1929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文书、代理连长、科员、科长、供给主任、部长、书记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太原西安办事处科长、秘书,军委总后勤部秘书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联军供给部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后勤办事处主任、军需部部长,中南军区军需部副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工业部副部长,中南财委副主任兼纺织管理局局长,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政协武汉市委员会副主席。1981年1月在武汉病逝,享年72岁。
  土地革命时期及长征时期
  1909年,魏廷槐出生于江西兴国县江背镇一个贫苦家庭。他自幼聪颖,学习刻苦,成绩出众,深得老师及乡亲们的赏识。由于家境贫困,刚读完小学,他便辍学回家,帮父母务农。乡亲们为他辍学而惋惜,族长魏老太公决定,用公堂田供魏廷槐读书。不久,魏廷槐以优异成绩考入赣州师范,毕业后,又留校任教。
  1929年,毛泽东率红四军第三纵队来到兴国县,在一次群众-上,魏廷槐听了毛泽东的演讲,毛的演讲极富感召力,不仅使他明白了许多革命的道理,更使他萌生了投身革命的念头。经过一番抉择,他毅然决定投笔从戎,参加红军。从此,他追随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南征北战,屡建功勋。
  1929年10月任村农协委员兼暴-动队宣传员。次年初任游击二十五纵队宣传队长,同年6月,纵队改编为红二十二军第四团,担任团部文书、书记官。9月调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任会计科员、科长等职。193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调中央教导团任供给主任。
  后参加长征,在总供给部、先遣司令部工作。
  红军财务的一把锁:
  1930年底,魏廷槐调任朱德总司令副官,主要负责红军总司令部的后勤工作。魏老的工作作风十分严谨,收有凭、付有据,每笔帐薄均做得一丝不苟。当时,曾有一名红军师长携数万银元潜逃,但是朱总司令对魏廷槐却十分放心,他说:“有魏廷槐在,我们就不会有半点损失,他是红军财务的一把锁”。
  当年魏廷槐用过的一本帐簿,现在保存在北京军事博物馆,成为十分珍贵的红军财务史料。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魏廷槐先后担任红军总部供给部长、驻瓦窑堡办事处主任等职。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兼管后勤工作,是魏廷槐的直接上级,周恩来办事认真,十分注重细节,每当问及具体数字时,魏廷槐总能做出准确答复。周恩来夸他是“对红军后勤数字记得最清楚的人”。
  1935年11月,到达陕北,先后担任西北供给部驻瓦窑堡办事处主任、第二十五军团七十八师供给部长,为红军筹集粮款卓有成效地工作。
  抗日战争初期,历任太原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科长等职;
  1938年9月调任中央教导团任供给主任,后参加长征,在总供给部、先遣司令部工作。
  1939年1月奉调延安任军委后勤部秘书长。
  1942年10月至1945年9月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
  先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供给部政治委员兼东北人民解放军后勤办事处主任、东北人民解放军军需部副部长等职。
  “毛泽东的编外秘书”
  魏廷槐是学历较高的红军干部,而且还写得一手好字。由于他在中央机关工作,平时和毛泽东等领导接触较多,毛泽东的手稿涂改较多,加上常写草书,一般人不易看懂,毛泽东经常让魏廷槐帮他抄写手稿。毛泽东在延安写的《沁园春·雪》,最初就是由魏廷槐负责抄写的。当时,很多战友送给魏廷槐一个雅号:“毛泽东的编外秘书”。
  新中国建立后
  历任职务
  先后任中南军区军需部副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轻工业部副部长兼中南纺织工业管理局局长。
  1955年1月17日至20日,武汉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魏廷槐当选武汉市副市长,分管市郊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工作。
  1960年2月l9日至24日,政协武汉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魏廷槐当选为武汉市政协副主席。
  享受副省级待遇。
  市政建设
  上世纪50年代末,魏廷槐提出在市内试验人工养鱼,他的建议被市政府采纳,并在市内北湖一带成功放殖养鱼,摸索了一条捕捞养殖并重的新路子。此后,魏廷槐又在青山创建了武汉第一座苗圃
  上世纪50年代,武汉三镇中的汉口,仅有一条贯穿全程大道——中山大道,为改变这种状况,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条件下,魏廷槐顶住压力,修建了当时除北京以外全国城市中车道最多的马路——汉口解放大道。迄今,这条大道仍是武汉主要的交通要道。
  东西湖开发
  1957年秋,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围垦东西湖,建设武汉第一个国营农场,魏廷槐时任围垦工程副指挥长。东西湖围垦工程巨大,先后调动了12万军民,围垦总面积达451平方公里,系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郊区农场。魏廷槐带领工程技术人员,穿湖沼,细勘察,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众多疑难问题。东西湖农场建成后,基本解决了武汉市民的蔬菜副食供应问题。50年代末期,他提倡的人工养鱼在北湖一带挖塘试养成功,走出了捕捞养殖并重的新路子。
  武汉长江大桥建设期间
  在兴建武汉长江大桥时,主持大桥南北两岸的绿化工作。汉阳桥头的龟山原是一片墓地,经他倡议开山种树,荒山变茂林,并创建了青山苗圃。他还从江西老家引进移植名贵花树,积极支持东湖风景区、磨山植物园林场的建设。
  离世前仍惦着朱老总
  中央红军“肃AB团”时,朱总司令身边的5名副官被杀了3名,魏廷槐是活下来的2名副官之一,他能幸免,全靠朱总司令的保护。每当想起这段往事,他总是动情地说:“是朱老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朱德逝世时,魏廷槐一连几天没吃饭。弥留之际,他嘴里仍念着朱老总的名字。
  评价
  魏廷槐作风严谨务实,1958年“大跃进”时,省委派他去孝感调查一起“亩产几十万斤的先进事例”,经过认真调查,他发现此事存在严重弄虚作假。于是,他向省委如实作了汇报,并建议立即停止相关宣传。1960年他逐项审核郊县上报的农业产量,发现有的单位把蔬菜产量折合粮食5亿斤上报,即予批评纠正。当年猪肉供应短缺,有个干部,用母猪应怀孕率推论存栏母猪数并汇报说:“今年没肉吃,明年有肉吃,后年吃不完。”他听后及时对这个干部提出批评。
  在市政建设上,魏注重居民住宅、学校校舍的修建。
  建国之后,魏廷槐一直担任武汉防汛指挥部副指挥长,亲自巡视堤防,被群众誉为“武汉防汛功臣”,青山武丰堤险段、东西湖柏泉山危堤,都是在他巡视时发现并指挥维修加固的。1968年患病住院期间,恰遇汛情紧急,他坚持出院巡堤,终因体力不支,昏厥堤上。之后,他因中风再未回到领导岗位。
  1981年在武汉病逝,享年72岁。
  来源村  来源村位于江背镇东南部,距离镇政府2公里,面积19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750人,辖29个村民小组(岽背、周溪、新形、三星、工农、凤形、上丰、排上、上山、下村、上村、长坑、永星、跌水、库内、新屋、上坑、下坑、山岽、山尾、上兴、中兴、新春、来源、共同、年新、年丰、大新、黄竹),耕地面积1723亩,山林面积16800亩,特色产业有油茶(7000亩),草席(400亩…… 详细++
  [以上内容由"不吃红苹果"分享。]


同年(公元190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1年)去世的名人:
李俊甫 (19051981) 著名化学家、教育家 河南洛阳洛宁

下一名人:刘永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