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5年-1965年,近代名士、国民党元老] - 腾冲景点 腾冲特产 腾冲地名网 [手机版] -
人物事迹
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秀才,二十九年(1903)入昆明高等学堂。次年留学日本,学习陆军军事,先后毕业于振武学堂与士官学校。光绪三十一年(1905)加入同盟会,次年春任云南留日学生同乡会会长,《云南杂志》社经理。宣统元年(1909)回国,任云南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旋升总办。武昌起义后,与蔡锷等发动新军响应,成立大汉军政府,任军政总长兼参议院院长,继任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兼国民军总统。后参加“二次革命”,反袁世凯称帝活动和“0”斗争等革命运动。
1923年,因反对曹锟贿选总统,李根源退出政坛,隐居吴中。“吴淞战事”起,与张仲仁等抚伤救民,收敛大批阵亡将士遗骸,葬于藏书五峰山与马岗山。1926年春夏时,游遍横山、尧峰、皋峰、穹窿、邓尉、天池、渔洋、支硎、天平、灵岩、阳山诸山,《吴县志》书影摩崖题刻访古探幽,历时3月,撰成《吴郡西山访古记》一书。次年葬母亲阙氏于藏书小王山,建阙茔精舍,经营“松海”十景。1931年,担任《吴县志》总纂,并撰冢墓、金石卷。同时,担任吴中保墓会会长,还创办“善人桥农村改进会”、阙茔小学、成人学校,凿井筑路,绿化山岭,深为乡民称颂。1936年,为营救“七君子”而奔走。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与张仲仁等倡议组织老子军。不久离苏去内地。
从1932年到1945年,李根源曾先后4次为英勇牺牲的抗日将士建造英雄冢,披麻送国殇。“霜冷灵岩路,披麻送国殇。万人争负土,烈骨满山香。”这是李根源在1932年写的一首题为《奉安东战场阵亡将士忠骸》的五绝。
第一次是1932年4月朔日,在苏州城西15多公里的吴县藏书乡善人桥北马山麓。1932年初,日本侵略者继1931年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我东北三省后,又妄图侵占我东南沿海地区。他们派其所谓的“和尚”与我三友实业社的工友打架,制造祸端,藉词挑衅,为他们进攻上海制造一系列事件作为借口,向国民党上海市政府提出“抗议”和无理要求,并不断增兵上海。27日,日本侵略者布置就绪,便向国民党政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答复。由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上海市政府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威吓压力下,完全屈服。28日晚上,日方又无理要中-队撤出闸北,不等答复就向闸北发动进攻。当时,驻守上海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士(总指挥蒋光鼐、军长兼副总指挥蔡廷锴)未接到抵抗的命令,但在暴敌侵凌下,激于民族义愤,奋起抵抗,开始了举世闻名的淞沪抗战,在这场历时一个多月的孤军奋战中,日军受到沉重打击,迫使敌军四易司令,死伤万余人。而十九路军兵无后继,补给艰难,陷入危局。当时,退隐藏乡小王山的李根源先生再也不忍袖手旁观,他老骥伏枥,拍案而起,为抗日保国,重新披挂上阵。沪战一结束,他即献出善人桥北马岗山麓的一块墓地,并由他发起,带领爱国人士将牺牲在淞沪抗战中的这78名烈士安葬于马岗山麓,命为“英雄冢”。“英雄冢”坐西向东,封土高1.5米,墓的左右侧矗立石碑两块。阳碑阴刻“英雄冢”4字,为李根源所题。其旁有碑记云:“中华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日本陷我辽东三省。明年一月二十八日,复犯我上海,我十九路军、第五军与之浴血鏖战,至三月一日援兵不至,日寇潜渡浏河,我军腹背受敌,二日全军退昆山。是役也,战死者万余人。舁葬于苏州善人桥马岗山者七十八人,著姓氏于碑。题曰:英雄冢。中华民国二十二日四月朔日。腾冲李根源题书。”阴碑镌刻郑伟业书抗日阵亡战士王得胜、梁林等78人姓名。另一碑,由张治中将军著文:“李印泉先生在苏集前第十九路军及我第五军上海抗日一役殉国将士骸骨,凡七十八具,葬于马岗山之麓,命名为英雄冢。以治中曾忝附斯役属题。自维当时制敌无术,书此不觉愧悲交集,泪下如绠矣。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前第五军军长张治中”。并于碑上题:“气作山河”4个径尺大字。碑之阴镌刻着奉化俞济时篆书和北路军第四路军、第三纵队指挥官、陆军第八十七师师长王敬久楷书题记各一段。营葬烈士那天,李根源手执掸绋,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心情极为悲忿。
第二次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再次向我国发动了全面性大规模进攻,不久于八一三又进攻上海。李根源再次与苏州爱国绅耆做好后方供应工作,组织红十字会赴前方抢救伤员,殡殓忠骸。这次仍是运往苏州藏书善人桥“英雄冢”安葬,共1200多具。由于营葬较前紧张匆促,所以有些烈士的遗体只能合棺埋葬。
因为“英雄冢”墓地局限,难以全部安葬,于是,李根源只得重新筹划墓地。他的义举得到了陈文肃公(仁锡)后裔的无私支持,捐其灵岩山下石码头砚山祖茔地40余亩,作续葬阵亡将士忠骸之所。李根源相地规划毕,即于11月5日,躬亲运送阵亡将士忠骸82棺(营长4人,连排长多人)至砚山,率乡民学生近万人,披麻致祭,负土安葬。同时写下了那首催人泪下的五绝。该处墓地沿称“小山头”。当地乡民统称打仗身亡的将士为“伤兵”,故而该山墓葬抗日无名英雄后改称为“伤兵坟山”。据当地老人回忆,当时(民国26年11月)落葬时,棺材内外都没用石灰,两棺上下相叠,成行排列为长方体,用泥土把棺材堆埋成丘,周围用石头砌筑,镶嵌水泥。整个无名英雄墓墓地呈长方体,长约30米,宽约4米,高2米。1943年,画家徐悲鸿先生在重庆读到李根源作的上述那首五绝,闻知李根源在苏州两次披麻为抗日阵亡将士送葬的事变后,深为感动,当即补绘《国殇图》画卷。图中绘李根源执绋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列,满怀悲愤,栩栩如生。徐悲鸿先生在图上题:“三二年六月十六日,在化龙桥为李印泉先生造像,国殇中执绋者像。”他把作画的时间、地点和动机都写得十分清楚。这个画卷是徐悲鸿先生得意之作。可惜这幅画卷散佚不全,现仅存李根源的画像,陈列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中。
第三次是1942年夏,英勇牺牲在缅甸抗日前线的二○○师师长戴安澜之灵柩运送回国,抵腾冲,绕道怒江上游,然后交八十八师接运过江,到漕涧,举办隆重的公祭仪式。时为云贵监察使的李根源亲自主持了迎接戴师长灵枢的公祭仪式,并同时向云南保山至安宁各县发出通电,令各县长率民众“敬谨郊迎,公祭忠烈”的电文。
第四次是1945年初,抗战胜利,李根源辞去了云贵监察使之职,回到家乡云南腾冲,即积极倡导修建腾冲国殇墓园。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国殇墓园完工了。园中建了忠烈祠、纪念塔、纪念碑。国民党要人蒋介石、于右任、何应钦、卫立煌及二十集团军将领都题了词。腾冲抗战中牺牲的军队官兵和民工的名字,都刻在了碑上。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5年病逝于北京,骨灰安葬于藏书小王山。今小王山辟有李根源纪念馆。 遗著有《曲石文录》《曲石诗录》《雪生年录》等。
李根源-活动年表
1898(光绪二十四)年中秀才。
1903(光绪二十九年)入昆明高等学堂。
1904(光绪三十年)留学日本,学习陆军军事,先后毕业于振武学堂与士官学校。
1905(光绪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
1909(宣统元年)回国,任云南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旋升总办。
武昌起义后,与蔡锷等发动新军响应,成立大汉军政府,任军政总长兼参议院院长,继任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兼国民军总统。
后参加“二次革命”,反袁世凯称帝活动和“0”斗争等革命运动。
1923年,因反对曹锟贿选总统,李根源退出政坛,隐居吴中。
小王山石刻
“吴淞战事”起,与张仲仁等抚伤救民,收敛大批阵亡将士遗骸,葬于藏书五峰山与马岗山。
1926年春夏时,游遍横山、尧峰、皋峰、穹窿、邓尉、天池、渔洋、支硎、天平、灵岩、阳山诸山,《吴县志》书影摩崖题刻访古探幽,历时3月,撰成《吴郡西山访古记》一书。
次年葬母亲阙氏于藏书小王山,建阙茔精舍,经营“松海”十景。
1931年,担任《吴县志》总纂,并撰冢墓、金石卷。
同时,担任吴中保墓会会长,还创办“善人桥农村改进会”、阙茔小学、成人学校,凿井筑路,绿化山岭,深为乡民称颂。
1936年,为营救“七君子”而奔走。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与张仲仁等倡议组织老子军。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1965年病逝于北京,骨灰安葬于藏书小王山。今小王山辟有李根源纪念馆。
李根源-退隐姑苏
1923年,时值44岁的李根源毅然退出北洋政府后,即带领全家离开了上海,悄悄地来到了苏州。当时,他们全家就住在城中心的十全街。在李根源心中,苏州是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山清水秀,小巧玲珑,有着数不尽数的名胜古迹,是个历史文化沉淀深厚的鱼米之乡。
李根源在苏州城内住了3年,把城内的虎丘山、狮子林、拙政园等十几个古典园林都考察遍了。1926年4月,他开始把目光转向城郊的天平山与灵岩山。天平山是范仲淹的故乡,在那里有这位北宋名臣的衣冠冢;在灵岩山有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享乐的馆娃宫以及囚禁勾践的观音洞。1927年,李根源的母亲去世,他将母亲殡于苏州城西5公里的吴县境内的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的故乡)治平寺,并住在寺内为母亲守灵。在守灵期间,李根源曾发誓在服中不出吴县县境一步。翌年,他把母亲的灵柩安葬在吴县藏书镇小王山东麓后,才又开始在苏州访古编志的爱好。
访古考察的工作是艰苦的,这3个月内,李根源以船为家,忘记了家人。白天,他舍舟登岸,翻山越岭,访求古文物与古墓群;晚间,他返回小舟后,局促舱内,在一灯如豆的油盏下,整理记录,编写游记。在他的访古活动告一段落时,其《吴郡西山访古记》初稿也随之完成了。
李根源迁居苏州后,常与苏州文人有诗酒之会。在他去西山访古期间,几个月没有露面,便有人揣测说,李根源不甘寂寞,到北京去搞政治了。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他在调查抢救苏州古迹文物。
《吴郡西山访古记》5卷(附《镇扬游记》1卷),曾于1926年由上海泰东图书局铅印问世。前4卷为游历吴郡西山记,第5卷为《虎阜金石经眼录》,著录虎丘的石刻。
李根源的《吴郡西山访记》为《吴县志》的编纂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后来,李根源参加了民国的《吴县志》的编纂工作。1931年,总纂吴荫培去世,修志局另外成-员会,推张仲仁为主席,李根源、王謇等为委员,直到1933年编就《吴县志》40分册。与此同时,李根源还接任了吴荫培保墓会会长的工作。
李根源访记下的史料切实可靠,他从不轻信原有资料的记载与群众的口述,而是注重身临其境,亲自观察。有些地方,他一访再访,力争把事情弄清为止。这是他一贯的态度,例如,他绘制的《滇西兵要界务图》126幅及图说两卷,就是深入英军驻地险境后才写成的实况纪录,为1960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提供了确凿可靠的史料根据。这是余话。
李根源-山中宰相
直到如今,藏书镇一带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当年李根源有个“山中宰相”的绰号,那是当地百姓送给他的誉称。
李根源在离其母亲阙茔数十丈处建造了一个祠堂,共有平房十余间。当中最大的一间名曰“阙茔村舍”,匾额上苍劲古朴的楷体出自张仲仁之手。同时,李根源为免客人陌路,还特意在路口树立了一块上面刻有“阙茔村”3个大字的大青石碑,其字出自云南大理王人文之手。阙茔村舍共有八间两隔厢加一披,高围墙,开两门堂。内分风木堂、书房、寝室、炊事房等。阙茔村舍的室内陈设雅致古朴,古色古香:瓷制圆凳,大理石的桌面,壁间除镶砌碑石的地方外,对联书画琳琅满目。中堂天然几上供阙太夫人像和李根源的瓷像。书架上放满了一排排的古籍书。李根源就在这里倾心结客,雅爱留宾,与当地百姓往来频繁,亲如眷属。
李根源始终把公益事业放在首位,阙茔村舍落成后不久,他便在村里建造了五六间平房,办了一个阙茔小学。本来,小王山附近的村子,如南竹坞、仰家场与塘冈头等均无小学,孩子们读书要步行几里路才能到藏书庙小学。风雨雪天,小学生们苦不堪言。李根源针对这情况即创办了阙茔小学(现改称为小王山小学),当即招收小学生多人,先后聘请徐光荣、马楚久、姚文登等名师任教。由于师资和经费的缘故,采用简易形式,即一个教师在一个教室里,教4个班级的学生。渐渐地,经李根源努力,学校初具规模,设备开始完善,有图书室、乒乓球台,室外操场上有单杠、跳高架、足球架、翘翘板、荡千秋等体育运动器具。每当李根源看到学生们在操场上活跃地运动时,往往高兴得在一边拍手哈哈大笑。
由于学生们都来自普通的山农之家,所以他们的名字往往夹着粗俗的字眼,有的还用小名与奶名。为此,李根源还兴趣盎然地为学生们取名字。他按照“志、祖、云”等字辈题名,不再被金木水火土传统排行选字框住,有了脱俗更新的开端。
当地老百姓称阙茔小学为“洋学堂”。
在学校教室旁边的乡公所,内设群众阅书报处。乡公所再下数十步处,李根源特意为乡民们建立了一所日本式的浴室,供大家劳动后洗澡。浴室是水泥结构,在当时农村是罕见的卫生设备。
李根源在小王山上,连年遍山植松数十万棵,据说当时以豆饼做肥料,勤加灌施,所以长势旺盛,三五年后,光秃秃的荒山很快变成了绿油油的“松海”。
“松海”这个名字,还是陈衍先生借黄山云海景色引伸命名的。李根源在松海的万绿丛中筑一瓦屋,名曰“小隆中”,同时还先后在山上开辟和建造了“万松亭”、“听松亭”、“湖山堂”、“听泉石”、“卧狮窝”、“灵池”、“梨云涧”、“孝经台”、“吹绿峰”、“可桥”、“水龙吟”等十余景。在对面的狱峙山上也建造了“狱峙山居”。自此以后,凡来谒墓拜访李根源的文人志士,都爱在松海与“小隆中”游山赏景,吟诗酬唱,借景抒情。阙茔村宾客迎来送往,热闹非凡。像黎元洪、于右任、李烈钧、章太炎、叶恭绰、孙光庭(李根源的老师)、邵元冲、张继、戴戟、张大千、蔡锷、林虎、张维翰、郑孝胥、沈钧儒、程潜等国民党元老、要人、名人等,都先后来到小王山,留词题诗。为了永久性地保存这些珍贵的墨迹,李根源特意雇用两名刻工住在小王山,用了几年的时间,把题字陆续刻在小王山和狱峙山的岩石上。还有更多的诗词文章,李根源无法把它们一一镌刻上石崖,就编为《松海》一书,内分“松海集”、“松海石刻”、“阙茔石刻”与徐云秋“穹窿杂写”4个部份。据不完全统计,仅《松海》一书中收集的摩崖石刻留题者与诗词文章的作者,就有五六百人之多。
小王山因有了李根源,而精华荟萃,盛况空前,这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到来,使当地百姓感叹不已,为此,他们赠送李根源一句“山中宰相”的绰号,实在是发自内心的感受。
李根源-实验农村
1932年,李根源与张仲仁受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创办新农村的影响,倡议善人桥成立实验农村。他们的倡议很快得到了吴县人士的支持,在善人桥宝林寺成立了实验农村的办公室,并在该寺召开善人桥实验农村成立大会。李根源坐了一辆独轮车从小王山前往参加大会。为了保持推车的平衡,他把儿子李希泌也带坐在独轮车一边。一路上车轮声咿呀咿呀,别有风趣。在成立大会上,张仲仁与李根源都讲了话,表达了对实验农村的良好祝愿。李根源在小王山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办成年人夜校、修公共浴池等。夜校的讲堂设在“阙茔村舍”的院子里。学生有成年的农民二三十人。他们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李根源仿效小先生制,选文化程度较高的当老师教课,李根源坐在旁边听,有念错或讲错的,立即加以改正。课本用的是通行识字课本,没有政治内容。乡间暑天晚上蚊子多,上课时,每人拿了一把大蒲扇,一边扇风,一边赶蚊子,十分有用。至于公共浴池,是李根源仿照日本浴池的模式设计的,一次可完成二三十人沐浴。
李根源与张仲仁都是力主抗日的,他们倡议办实验农村,引起了国民党CC派的注意并加以干扰,善人桥实验农村办了不到一年,便夭折了。阙茔村舍的成人夜校虽然停办了,但每天晚上,李根源家的客堂里仍坐满了邻近村子的老农,李根源与他们谈生产,谈生活,十分随和,很有一种“共话桑麻”的气氛。
从表面上看,李根源在小王山葬母,开辟“松海”园林,好像过着平静恬怡的生活。但实际上,他的内心从来没有平静过,他一直关心着国家大事。尤其当日寇侵华,得寸进尺,大有蚕食鲸吞之势时,他义愤填膺,不甘-受辱。这种抑郁不得志的心情,在《松海》集李根源与知己之辈唱和的诗词中,表达得很清楚。
章太炎夫人汤国梨诗云:“未许斯人说避秦,十年养志息征尘。凭君莫问兴亡事,乱世桃源有逸民。”李根源身处内忧外患的时代,定居小王山确非“避秦”,想当“逸民”。而惠善恩说得更明白些,他称李根源是“山中宰相陶宏景,天下英雄刘使君”。陶宏景虽隐居深山,但明政大事,辄就咨询;刘备失意落泊,寄居曹门学种菜,其实他胸有大志,只是忍气吞声苟安一时罢了。
“卧狮窝”石壁上刻着张溥泉的一首诗:“大王卜宅小王山,野服芒鞋意自闲。遥指吴宫无限恨,太湖明月一沙湾。”
挚友们的诗文,道出了李根源的内心世界。实际上,李根源在“松海”筑屋时,自己也作了一首题为《小隆中》的诗,诗曰:“苟全于乱世,不觉入山深。高卧小隆中,聊为梁父吟。”他自喻卧龙岗“小隆中”的诸葛亮,满腹经纶,雄才大略,未出草庐,天下大势,了若指掌,可惜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爱国有志,报效无门,壮志难酬。因此只好发出“聊为梁父吟”的感慨了。
然而,没多久,李根源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走出了小王山。
李根源-义送国殇
“霜冷灵岩路,披麻送国殇。万人争负土,烈骨满山香。”这是李根源在1932年写的一首题为《奉安东战场阵亡将士忠骸》的五绝。从1932年到1945年,李根源曾先后4次为英勇牺牲的抗日将士建造英雄冢,披麻送国殇。
英雄冢第一次是1932年4月朔日,在苏州城西15多公里的吴县藏书乡善人桥北马山麓。1932年初,日本侵略者继1931年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我东北三省后,又妄图侵占我东南沿海地区。他们派其所谓的“和尚”与我三友实业社的工友打架,制造祸端,藉词挑衅,为他们进攻上海制造一系列事件作为借口,向国民党上海市政府提出“抗议”和无理要求,并不断增兵上海。27日,日本侵略者布置就绪,便向国民党政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答复。由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上海市政府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威吓压力下,完全屈服。28日晚上,日方又无理要中-队撤出闸北,不等答复就向闸北发动进攻。当时,驻守上海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士(总指挥蒋光鼐、军长兼副总指挥蔡廷锴)未接到抵抗的命令,但在暴敌侵凌下,激于民族义愤,奋起抵抗,开始了举世闻名的淞沪抗战,在这场历时一个多月的孤军奋战中,日军受到沉重打击,迫使敌军四易司令,死伤万余人。而十九路军兵无后继,补给艰难,陷入危局。
当时,退隐藏乡小王山的李根源先生再也不忍袖手旁观,他老骥伏枥,拍案而起,为抗日保国,重新披挂上阵。沪战一结束,他即献出善人桥北马岗山麓的一块墓地,并由他发起,带领爱国人士将牺牲在淞沪抗战中的这78名烈士安葬于马岗山麓,命为“英雄冢”。
“英雄冢”坐西向东,封土高1.5米,墓的左右侧矗立石碑两块。阳碑阴刻“英雄冢”4字,为李根源所题。其旁有碑记云:“中华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日本陷我辽东三省。明年一月二十八日,复犯我上海,我十九路军、第五军与之浴血鏖战,至三月一日援兵不至,日寇潜渡浏河,我军腹背受敌,二日全军退昆山。是役也,战死者万余人。舁葬于苏州善人桥马岗山者七十八人,著姓氏于碑。题曰:英雄冢。中华民国二十二日四月朔日。腾冲李根源题书。”阴碑镌刻郑伟业书抗日阵亡战士王得胜、梁林等78人姓名。
另一碑,由张治中将军著文:“李印泉先生在苏集前第十九路军及我第五军上海抗日一役殉国将士骸骨,凡七十八具,葬于马岗山之麓,命名为英雄冢。以治中曾忝附斯役属题。自维当时制敌无术,书此不觉愧悲交集,泪下如绠矣。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前第五军军长张治中”。并于碑上题:“气作山河”4个径尺大字。碑之阴镌刻着奉化俞济时篆书和北路军第四路军、第三纵队指挥官、陆军第八十七师师长王敬久楷书题记各一段。营葬烈士那天,李根源手执掸绋,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心情极为悲忿。
第二次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再次向我国发动了全面性大规模进攻,不久于八一三又进攻上海。李根源再次与苏州爱国绅耆做好后方供应工作,组织红十字会赴前方抢救伤员,殡殓忠骸。这次仍是运往苏州藏书善人桥“英雄冢”安葬,共1200多具。由于营葬较前紧张匆促,所以有些烈士的遗体只能合棺埋葬。
英雄冢因为“英雄冢”墓地局限,难以全部安葬,于是,李根源只得重新筹划墓地。他的义举得到了陈文肃公(仁锡)后裔的无私支持,捐其灵岩山下石码头砚山祖茔地40余亩,作续葬阵亡将士忠骸之所。李根源相地规划毕,即于11月5日,躬亲运送阵亡将士忠骸82棺(营长4人,连排长多人)至砚山,率乡民学生近万人,披麻致祭,负土安葬。同时写下了那首催人泪下的五绝。该处墓地沿称“小山头”。当地乡民统称打仗身亡的将士为“伤兵”,故而该山墓葬抗日无名英雄后改称为“伤兵坟山”。据当地老人回忆,当时(民国26年11月)落葬时,棺材内外都没用石灰,两棺上下相叠,成行排列为长方体,用泥土把棺材堆埋成丘,周围用石头砌筑,镶嵌水泥。整个无名英雄墓墓地呈长方体,长约30米,宽约4米,高2米。1943年,画家徐悲鸿先生在重庆读到李根源作的上述那首五绝,闻知李根源在苏州两次披麻为抗日阵亡将士送葬的事变后,深为感动,当即补绘《国殇图》画卷。图中绘李根源执绋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列,满怀悲愤,栩栩如生。徐悲鸿先生在图上题:“三二年六月十六日,在化龙桥为李印泉先生造像,国殇中执绋者像。”他把作画的时间、地点和动机都写得十分清楚。这个画卷是徐悲鸿先生得意之作。可惜这幅画卷散佚不全,现仅存李根源的画像,陈列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中。
第三次是1942年夏,英勇牺牲在缅甸抗日前线的二○○师师长戴安澜之灵柩运送回国,抵腾冲,绕道怒江上游,然后交八十八师接运过江,到漕涧,举办隆重的公祭仪式。时为云贵监察使的李根源亲自主持了迎接戴师长灵枢的公祭仪式,并同时向云南保山至安宁各县发出通电,令各县长率民众“敬谨郊迎,公祭忠烈”的电文。
第四次是1945年初,抗战胜利,李根源辞去了云贵监察使之职,回到家乡云南腾冲,即积极倡导修建腾冲国殇墓园。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国殇墓园完工了。园中建了忠烈祠、纪念塔、纪念碑。国民党要人蒋介石、于右任、何应钦、卫立煌及二十集团军将领都题了词。腾冲抗战中牺牲的军队官兵和民工的名字,都刻在了碑上。
李根源-泪别苏州
1937年,全民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根源即与张仲仁倡议组织老子军,并电请蒋介石,因国民党政府阻止而未能如愿。李根源与苏州绅耆尽力做好后方支援前方的工作。当时,郭沫若曾撰文报道其事,文中赞誉李根源与张仲仁是“天下之大老”。
从8月13日起到11月中旬日寇迫近苏州为止,吴县救护会、红十字会、后援会先后收容难民15万左右,救治伤兵5万以上,安葬阵亡将士千余人。到11月12日,苏州城中尚有伤兵数千,难民万余。至14日,全部运送出城。尚有难民87余人无家可归,李根源将他们送小王山一带寺庙暂住,并多发口粮,使其生路不致断绝。待后事全部结束,李根源才携带随从许金生于15日深夜,杂在难民中,步出苏州金门,经横塘、朱墩、西跨塘、木渎等地,前往小王山。一路上,他们多次遇到敌机轰炸,至次晚6时始抵小王山。李根源曾赋《去苏州四首》,乃纪实之作。目录如下:
其一:大兵一退民逃尽,炸弹朝昏不断投。救难扶伤今已矣,老夫挥泪别苏州。
其二:蹒跚踏月出金门,走向狮山又阙村。队队敌机相伴送,人闻风鹤便惊魂。
其三:湖上风来松有声,茫茫心事对孤檠。恼人犹有萑头鸟,一夜怪鸣到五更。
其四:攘夷大义春秋著,吾辈儒生敢顾私。况有剽姚先我语,匈奴不灭何家为!
当时,日军已侵占吴郡,离小王山仅15公里,一水可达。加之敌机空袭木渎镇,大火冲天。李根源为此十分焦急,这时,工兵总指挥马晋三驶车来到小王山。马晋三的父亲马程远先生是李根源当讲武堂总办时的学生,有师生之谊。晋三奉命炸毁通往南京的公路桥梁,以阻缓日军进犯的速度。他知道李根源和张仲仁还在小王山,特来接他们脱离危城。张仲仁因难民尚待疏散,坚决不走,李根源挥泪登上晋三的汽车,离阙茔村而去南京。
李根源-爱徒朱德
朱德1938年,李根源从新疆回到故乡云南昆明,住在昆明市的远郊区安宁温泉养病,他在龙山之麓、螳螂江畔养花种草,但并非修身养性,而是始终在等待着有朝一日再为冯妇,披挂上阵,为国效力。
1942年5月,云南归化寺的枪声,是日军从缅甸畹町进入中国后遇到中-队顽强-的枪声,它使正在病中的李根源兴奋不已,特写诗赞道:“长吏闻风走,八方惊分窜。民魂复还来,归化寺一战。”与此同时,李根源收到了他的学生——正在华北和敌人厮拼的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给他的一封信。朱德总司令的这封信,就像一针兴奋剂,把李根源坚决要求上前线杀寇的热情推到了顶点。为此,李根源第三次电呈重庆军政部,向蒋介石“请缨参战”。蒋介石终于拗不过他,只得同意他的请求,并任命李根源为“云贵监察使”,由他带队前往云缅前线督战。
树有根,水有源。朱德的恩师是李根源。
当时,李根源留学日本归国后,在家乡云南创办军事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自任监督(校长)。当时学校规定:只招收滇籍学员,为本省培养军事人才。四川青年朱德闻讯后,怀着满腔革命热情,长途跋涉,来到滇南的蒙自校部投考。可是,主考官见他是川籍青年,便不拟录取。朱德十分沮丧。这时,正好碰上李根源出来。李根源见状沉思良久,说:“他赶来投考,说明他是个有革命志气的青年,即使是四川人,也应给予录取,以遂其愿,坚其志。”就这样,由李根源亲自拍板,朱德进了云南讲武堂。
在学校里,朱德屡受李根源的激励,与李根源结下了深厚的师生之谊。学校毕业后,朱德便从军习武,踏上了革命道路。
朱德给他的那封信摘要如下:
朱德印泉吾师钧鉴:
西安拜别,瞬经两载,犹记病榻之前谆谆训示,受益良多。三年来,德转战南北,坚持敌后,虽不敢自言有功,幸尚未辱钧命耳。后来倭寇占领越南,威胁滇中,西南局势紧急万分。德等已发动百团之兵力,大战于平汉、正太、同蒲、平绥、津浦铁路主要交通线上,赖军民一致,稍有战绩,正太铁路全部被破坏,井陉煤矿全被炸毁,寇之商业皆受重大打击。不但交通战取得胜利,经济战亦大有成功。且予敌进攻我大后方战略企图牵制不小。此等战绩,聊可告慰国人,也可告慰吾师也。越南为西太平洋之要地,若为敌占,印度形势自必日益严重,日美矛盾亦将更为尖锐。此次大战,不仅将及于北美洲、非洲,更及于全亚,战争绵长,已可决言。
我国抗战处此环境,惟有全国团结一致,发动广大民众共同奋斗。德深信抗战建国的大业必能完成。吾师远处滇南,日寇威胁昆明当有制敌良策。德为防滇计,当请吾师发动帮助越南、缅甸、印度之广大民众起来抗战,吾师以为然否……
爱徒朱德的这封来信,不但鼓舞了李根源的抗战斗志,而且成为了李根源抗日救国的座右铭。同时,从信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他们师生之前曾相遇在西安,李根源曾在病榻前对学生有过一番鼓励与指导。
李根源-关公再世
1942年6月,集政治家、军事家、著作家于一身的李根源,身负“云贵监察使”的特殊使命,他神色严峻,美髯迎风飘拂,站在一辆敞篷吉普车上,率领七十一军杀向了云缅抗日前线保山。这时的李根源已结束了他那“山中宰相”的日子,变为一个浴血卫国的老将。前几年,郭沫若就李根源与张仲仁在苏州倡议建立“老子军”,不辞辛劳为抗日募款奔波,奋不顾身组织救死扶伤等后方工作,险遭日寇飞机轰炸的事迹写了一篇题为《轰炸中去来》的战地通讯报道,发表在上海《大公报》上,称赞李根源与张仲仁两老为当代的关云长。
在5月4日、5日两天,日军飞机两批共108架突然袭击了保山县县城,-齐下,还丢下了细菌弹,炸毁民房七八千间,炸死中国百姓无数,光因被细菌感染造成霍乱瘟疫死亡的就有几千人。面对惨状,李根源悲痛欲裂,当即挥笔疾书,上 书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与委员长蒋介石,请求增援。同时,他又上 书蒋介石与龙云两人,控告龙奎垣对保山人民犯下的惨绝人寰的罪行。
石刻在一路监察的途中,眼见滇缅公路警备司令、步兵第六旅旅长龙奎垣的部下趁乱把一车打家劫舍得来的黄金白银大烟土运往昆明,而后再运到贵阳、成都倒卖,一路上还干尽-掳掠的恶事,李根源义愤填膺,当即下令将这些民族的败类就地正法,并公布于众。有力地匡正了军风军纪,起到了杀一儆百的效果。
当十一集团军第七十一军三十六师在李云鹏师长的率领下,于惠通桥力杀顽敌,阻日寇于怒江西岸,使山河转危为安时,李根源又及时来到前线,受蒋介石之命,向英雄们颂发嘉奖令,抚慰众将士。接着,他又与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一起起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部致滇西各土司代电》,动员各敌占区、未占区的土司们团结起来,一致抗战。此稿发往重庆,经蒋介石过目后再签发往各司官,使滇西敌占区各土司积极响应,迅速开展抗战活动,出现了不少游击队。
同时,李根源还积极发动民间抗战的力量,他与卧佛寺的三光和尚(幼光、平光、济光)志趣相投,赢得佛门的支持,得到了三光和尚精心绘制的《怒江防御和-腾龙图》,为十一集团军的作战起到了极好的参谋作用。同时,他还向宋希濂献出了自己于1911年所作的《景遂堂题跋》一书,提供了介绍怒江一带详尽的国界地形的附录,使十一集团军的杀敌抗战更为顺利。
当卫立煌领导的滇西远征军准备向入侵日军发起总还击之前,李根源向他们写去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鼓动信,对远征军的士气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卫立煌认为李根源的信的政治力量可顶几个师。在信中,李根源转告了国共合作联络委员会主席周恩来与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司令彭德怀的行动:八路军为配合滇西远征军-,已对华北日寇发起大规模袭击。
在李根源任云贵监察使的3年多时间里,身先士卒,老当益壮,始终冲锋在前,对督促抗日、振奋士气、抚慰民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945年七七抗战纪念那天,正当腾冲县举行国殇墓园落成典礼大会之际,李根源见已达到抗战胜利的目的,即向蒋介石辞去了“云贵监察使”一职,并获准。
李根源再次退隐后,在家潜心搞石刻《叠园集》,编书写史。直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接受朱德邀请,来到北京养老。在朱德的按排下,他住进了北京绒线胡同70号。从此,李根源在北京过起了颐养天年的安逸生活,写书作文,养花种草。朱德见他的老师喜欢种植花草,便送给他一盆月季花。当时,这盆月季花的花枝是用柳条捆扎的,种下去后,不料花朵很快枯萎了,那柳条却一个劲地猛长,竟然长成了一株杨柳。这奇迹,印证了那句“有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的谚语。让李根源又是欢喜又惊奇。这是后话。
李根源-魂归苏州
1950年6月,李根源应中央人民政府的邀请,从昆明乘飞机前往北京列席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届全体会议。会议结束后,朱德约恩师到北戴河小住。但李根源要求先回苏州一趟,藉以祭扫小王山祖茔。7月初,李根源在中共中央-部王德宝的陪同下到达苏州。苏州市长王东年等到车站迎接,按排下榻于苏州市政协。次日,李根源去锦帆路拜谒了章太炎先生的灵厝(当时章太炎灵柩还未落葬杭州西湖),又拜望了经师曹元弼先生等。此外,还去拜访了吴县的县长。第三天,李根源与随同他一起返苏的五儿李希泌等一起驱车来到他梦牵魂绕的小王山。为保卫李根源的安全,苏州市政府特派李德宝率领一个排的解放军跟随来到小王山。李根源见状对李德宝说:“我和小王山的乡亲有深厚的感情,不会出什么问题的。你们只管放心就是。”
李根源母亲的茔墓和阙茔村舍依然如旧,唯后山松林在苏州沦陷时已被砍伐殆尽。
李根源在小王山住了一周后,西南军政委员会即来电邀请他去四川参加该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李根源只得离开小王山经苏州赶赴上海,再坐轮船入川。从此以后,李根源便再也没有回到小王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根源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治协0议委员。此后他定居于北京。
1951年,李根源在北京定居,他时常想回小王山看看,但均因身体不好,行动困难,未能如愿。1959年,他将在抗期间从苏州寓所疏散到小王山他所收藏的全部古籍、书画、文物以及故意沉在小王山关庙前小池塘中的唐墓志93方(其中有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墓志),无保留地捐给苏州市文物管理会。
1965年7月6日,李根源先生病逝北京。朱德亲自为他主持追悼会。说来也奇,就在李根源逝世的当天晚上,忽起大风,当年朱德赠送恩师的那枝杨柳竟被大风吹折了。
以朱德为首的治丧委员会决定按照恩师的生前遗愿,把他安葬于苏州吴县小王山。1982年,李根源的夫人逝世后,其骨灰也送到了小王山,与李根源合葬。
现在,这位当时名震姑苏的“山中宰相”长眠在小王山。小王山的石刻群得到了苏州市政府的重视和保护,那里的“松海”也恢复了元气,阙茔村舍成为一个特别的展览馆。当年李根源留在那里的一切景物,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腾越镇 腾越镇是县城所在地,位于腾冲县中南部,东经98°13,北纬24°12,海拔163米,东与五合、孟连相连,西面有西山坝熔岩台地与小西镇接壤,南靠国家级森林公园来凤山与著名侨乡和顺为界,北与小西镇毗邻。气候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4.8℃,积温5000℃—6000℃,干燥度0.46—0.55,年降雨量1400—1600毫米,年日照时数2000—2200小时,面积1…… 详细++
[以上内容由"軟笣襄阳王"分享。]
李根源相关
经历历史事件:
淞沪会战 (公元1937年)
护国运动 (公元1915年--公元1916年)
相关院校:
同名人物:
同年(公元187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