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梵志

旅景名人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 - [?-670年] - 浚县景点 浚县特产 浚县地名网 [手机版] -

  王梵志(?—约670年)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平、家世均不详。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对初唐盛行的典雅骈俪诗风有一定冲击作用。原有集,已佚。有今人整理本《王梵志诗校辑》,收诗348首。
  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桂苑丛谈》和《太平广记》卷八十二《王梵志》都说他生于隋代,为黎阳城东人王德祖从枯树中发现收养的,七岁能语,作诗讽人,甚有义旨。敦煌写本《王道祭杨筠文》又说他是通玄学士。约可考知他的创作活动主要在初唐。王梵志的诗歌以说理为主,重视惩恶劝善的社会功能。某些诗篇具有讽刺世态人情的积极意义,如:造作庄田犹未已,堂上哭声身已死。哭人尽是分钱人,口哭原来心里喜。诗的风格浅显平易而时带诙趣,往往寓生活哲理于嘲戏谐谑之中,寄嘻笑怒骂于琐事常谈之内,开创了以俗语俚词入诗的通俗诗派。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宣扬封建伦理和佛家教义,内容浅薄,格调不高。王梵志诗在当时颇有影响,人谓其不守经典,皆陈俗语,非但智士回意,实易愚夫改容,远近传闻,劝惩令善(敦煌写本《王梵志诗原序》)。佛寺禅门往往用它来教戒诸学道者或-愚士昧学之流。日本平安朝时代编篡的《日本见在书目录》,也著录王梵志诗二卷,可以推测大约在八、九世纪间竟已流传到日本。唐代诗人中,寒山、拾得丰干一路的诗作,直接秉承王梵志衣钵;而王维顾况白居易皎然等,也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响。至宋还有人模仿王梵志体写诗。明清以后,王梵志诗却又湮没无闻。《全唐诗》不载其诗。直到敦煌藏经洞发现王梵志诗的手抄本后,才逐渐引起国内外的重视。《宋史·艺文志》曾著录《王梵志诗集》 1卷,今不存。敦煌写本王梵志诗,有1925年刘复校录本,收入《敦煌掇琐》。又有1935年郑振铎校补本《王梵志诗》1卷、《王梵志诗拾遗》,载《世界文库》第5册。张锡厚搜集整理《王梵志诗校辑》共收诗 348首,附编有关评论考辨等资料,较为完备。
  [以上内容由"风继续吹"分享。]


同年(公元670年)去世的名人:
卢承庆 (595670) 唐朝宰相 北京市

下一名人:王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