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李晓霞(1942~1991) 女,祖籍永寿县。11岁进入邠县文声剧团学艺,曾拜西安三意社著名旦角张镜堂为师,13岁即成为剧团的小台柱。工小旦、兼演青衣,从事秦腔艺术近40年,演出60余本历史剧和现代戏。对唱腔、演技、化妆不断探索,有所创新。唱腔圆润脆甜,轻柔耐久,字清音饱,刚柔相济、声情并茂。扮相秀美端庄;表演细腻生动,注重人物心理、精神、性格的准确刻画,成功地塑造了王宝钏、杜十娘、秦香莲、白素贞、蔡文姬、阿庆嫂等艺术形象,被誉为“彬地
-
-
-
马继武(1905~1984) 字经伯,祖籍北极镇东秦村,后移居西安市。青少年时在邠读小学,在西安上中学,后考入黄铺军校,为第二期学生。毕业后,在杨虎城、汤恩伯、胡宗南部任营长、团长、旅长等职。1933年奉杨虎城之命,回本县整顿地方民团,准备扩军。马排除异己,自任保卫总团团长,大肆抽丁派款,扩充民团,民怨沸腾。1936年离县。抗战时期,在河南周口一带率部抗击日军。一次,三面受敌,退无去路,带头跳入黄河。陕西会馆同乡以为壮烈牺牲,正备后事,
-
胡涵益(1910~1974) 又名友三,水口乡水口村人。幼时习医,勤学成才。1932年在县城东街开设“卫生堂”药店,坐堂应诊。自制中药膏、丹、丸、散,方便患者。建国后,1956年合营于联合诊所。后在太峪地段医院、县医院、水口医院工作。胡擅长妇科,对“痨疟”治疗有独到之处,为陕西名老中医验方集献方10余个。胡在后半生医术更精,远近闻名,曾被陕西省中医研究所邀为研究员。胡教二子从小习医,长子志勋曾任县中医院副院长,是彬县中医后起之秀。
-
吴南(1953~1972) 北极镇旺安村人。干部家庭出身。学生时期,以雷锋、王杰为榜样,勤奋学习,乐于助人。1970年8月毕业于西安中学。同年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参加了襄渝铁路建设,任5851部队学生17连排长。在旬阳施工工地,吃住条件都很艰苦,吴以苦为乐,以苦为荣,脏活累活带头干。一次去5里外一座山上背煤,年仅18岁、体重只有45公斤的他,竟翻山越岭背回148斤煤。枫树垭隧道开工后,他身先士卒,早上班,晚下班;打完风枪又装炮,扒渣过后又
-
王纪芬(1921~1966) 凤翔县槐原村王家庄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毕业。曾任凤翔中学教师,凤翔师范学校代理校长,凤翔中学教导主任、副校长。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0月~1966年8月任彬县中学副校长、校长。其间,兼任彬县师范学校副校长、校长。曾任中共彬县第二至第六届代表,第三至第六届人大代表。王在教学管理中,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培养,治校有方,管理得法。他严以律己,坚持带课,即是在患病期间,仍坚守工作岗位。他对教职工
-
史风莲(1876~1948) 女,西坡乡文家坡村人。自幼嫁于王家为妻。早年家境贫寒。1929年年馑,史用野菜糊救活本姓五老婆婆之命。1947年春荒,她将自家存粮14石借给邻居度荒。民国时期,她家被3次抽丁,糜费不少钱财,生活紧张。贫寒生活,繁重劳动,使她养成勤俭质朴、刚毅不屈的性格;灾荒年馑、穷人间相帮互助,磨炼出贤淑仗义的品德;官府横征暴敛,激起她对旧社会的憎恨;共产党打富济贫,秋毫无犯,使她产生了拥护革命之情。1948年4月,中共北
-
孙德荣(1917~1947) 原名德润,又名玉瑞,龙高乡高村人。3岁丧母,5岁亡父,兄德5抚养。幼时勤奋好学,颇得塾师赞赏,因家境日寒,辍学务农。闲暇苦读古典小说和进步书刊,萌发了朴素的爱国思想。1934年,应招投入杨虎城的西安绥靖公署教导营,被编入中共地下党员殷义盛任连长的2连。由于吃苦耐劳,深得杨虎城赏识。1935年,陪同杨长子拯民去蒲城尧山中学读书。1936年“西安事变后”归队,赴抗日前线。因作战有功,先后提升为班长、排长、连长。
-
陈凤岐(1905~1947) 幼名嗣儿,永乐乡陈家庄村人。1933年3月16日,经中共地下党员赵宏钧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春,在北极塬组织、开展了农-动。秋季参与组织领导了打倒永乐民团团长吴志文的斗争。1936年2月,参与组织了围攻田家城、砸毁-局的斗争。八九月间,发动永乐地区18个村300余名群众开展“交农”斗争。农历十一月,在抗日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三团团长黄寿发,政委谢斌等人支持协助下,组建了永乐独立营,陈任指导员。该营后被编入
-
胡彦英(1911—1937) 永乐乡军村人,出生于贫苦农家。19岁,被永乐镇保安分团抓丁。由于受到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红军革命的影响,1933年2月9日晚,组织自己所在2排9名士兵于永乐镇民团驻地起义,后被红26军2团收编。1934年6月,胡被任命为红26军42师骑兵团1连指导员。胡随骑兵团转战陕甘边,奋勇杀敌,立下战功。10月中旬,26军42师组建2团,胡被任命为团政委。这时,团长刘景范负伤疗养,胡率领2团,先后歼灭了志丹县旦八寨子民
-
王战奎(1910~1935) 又名王富贵,义门乡庙岭村人,出身贫苦家庭。1928年秋,被征在长武县亭口镇国民党军队当兵。1932年逃离回家。这时,国民党邠县地方政府大办民团,抽丁派款。王顶名去永乐民团当兵,被委任班长。民团残酷训练,百般-,使壮丁不堪忍受。王结交穷苦兵丁,分头串连,准备-。1935年2月18日,互和李振海率领民团50名壮丁兵宣布起义,连夜投奔红军。22日,在正宁县南邑村收编为中国工农红军26军42师3团4连,王任连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