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8年-1946年] - [手机版] -
梅百器(1878~1946年)意大利人。是傅雷之子傅聪的师傅。生于佛罗伦萨。7岁开始在拿不勒斯音乐学校学习钢琴,11岁即登台演出。14岁时去罗马随钢琴家李斯特的关门弟子斯加姆巴蒂习钢琴。1895年曾获得“李斯特钢琴比赛”大奖。次年,在音乐大师普契尼的推荐下,考入米兰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及音乐理论。学成后被米兰著名的三大歌剧院聘为副指挥,使其有机会向托斯卡尼等音乐大师学习技艺。1902年,梅百器开始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1919年9月来华,被工部局聘为乐队指挥直至1942年乐队解散。在他的带领下,工部局乐队吸收了西方一批优秀人才,在上海首演了许多西方著名曲目,成为当时远东第一流的管弦乐队。
1919年,曾在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上获奖的意籍钢琴家梅百器,在上海举办了两场钢琴独奏音乐会,正好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上海公共乐队力图整顿,音乐会的巨大成功在上海各界掀起了要求重组上海工部局乐队的热潮。当上海工部局董事会选举梅百器做为工部局乐队新任指挥的时候,梅百器正在黄埔江湾从一条小舢板划到一艘大气轮准备回爪哇岛的路上。在写给妻子的信中,梅百器称:“吉普赛式的生活已经够了,我们要搬到上海了!”
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素有“东方巴黎”之称,俄国十月革命后,大批俄罗斯音乐家- 上海,二战期间,大批犹太音乐家也避难于此。而当时的梅百器正值事业黄金阶段,并且早有组织交响乐队的宏愿。这一切都注定在1919年9月1日,梅百器正式上任,作为上海公共乐队的指挥之后,他将开创乐团历史上长达23年的“百器时代”。并最终把乐队提高到“远东第一”的位置。
梅百器吸纳了大量优秀的乐师加入工部局乐队,他们大多出身俄国皇家音乐学院,意大利国立音乐院,德国皇家音乐院等,当时乐队的素质不仅东方少有,即使跟欧美的大乐队相比也不相上下。上海良好的音乐氛围和高水平乐队的存在,也吸引外国大量优秀音乐家把全球巡演的第一站定在上海。上海率全国之首,掀起中国历史上首轮交响乐大潮。大量音乐大师的聚集为中国年轻的音乐家提供了亲身从教的机会,优秀音乐家的来沪演出也为他们提供了观摩的可能,这无疑成为中国音乐家迅速成长和提高技艺的良机。直至1938年,乐队乐师的学生谭抒真、黄贻钧、陈又新、徐威麟四位中国年轻人正式加入乐团,成为了上海交响乐团历史上首批中国演奏员。
在“百器时代”,工部局每年给乐队28万两的高额拨款预算,但开销浩大,也使乐队发展遭到多重阻挠。1927年4月召开的上海公共租界纳税人年会上,一个叫哈葛的人首先发难,提出裁撤工部局管弦乐队的议案,理由是音乐的效用有限,费用竟是伦敦乐队费用的三倍,这次议案虽被否决,此后却年年都会被提及。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驻租界,接管乐队,改名为上海音乐协会交响乐队。1942年5月31日晚,工部局管弦乐队在兰心大戏院举办了末场告别音乐会。会上,梅百器除照常指挥外,并以一个优秀钢琴家的身份,演奏了自己拿手的琴曲: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之后愤然辞职,回家教学,直到1946年病逝于上海家中。而他的学生富华接下指挥棒,继续乐团的百年风雨路。
人物关系:
同年(公元187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